您的位置首页  浙江新闻  国内

春节前扶贫捐赠怪相:老人收短裙 脏内裤成赠物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8-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岁末春节前,各单位、企业、社会组织都陆续开始了对困难群众的送温暖活动。日前,陕西省一位残疾老大爷收到的爱心捐赠竟然是超短裙,引起大量网友吐槽。记者调查了解到,这样的荒唐事并非个例,扶贫捐赠过程中还曾出现把吊带背心捐给山区孩子、专程去老年看护中心“照相”、捐赠脏内裤等情况……

  怪象一:吊带背心、超短裙捐孩子捐赠衣物“销不对路”

  日前,陕西省岐山县蒲村镇给残疾人发放爱心捐赠物品时,一位残疾老大爷竟收到超短裙和超短裤。岐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牟宏川6日回应,超短裙是政府代为爱心企业捐赠给老大爷的,系企业行为。当地政府也承认捐赠工作不够仔细。

  段旭辉是西安义工网的一名志愿者,他告诉记者,社会捐赠活动中的不精准问题时有发生,“销不对路”的情况自己见过不少。一次,他打开一包给山区孩子捐赠的衣服,看到衣服质量不错,正感到欣慰的时候,仔细一瞧发现,这些衣服里面竟有热裤、超短裙,甚至还有镂空的吊带背心。“这么暴露的衣服,只有城市里前卫的大姑娘才穿得出去,拿去农村,根本没人敢穿。而且也不适合孩子们穿。”段旭辉说。

  内蒙古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刘国刚介绍,爱心捐赠活动中常发生扎堆捐赠和无人捐赠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导致需要的得不到,不需要的捐许多。例如,儿童福利院里的残疾儿童缺少衣物和玩具,但多个企业却捐来大量的面包,以致多得根本吃不完,过期后只能无奈丢掉,而与此同时,一些山区学校里却有许多留守儿童因吃不上早餐而饿着肚子上学。

  刘国刚认为,社会捐赠“销不对路”的主要原因在于组织不力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公益活动的组织方介于供、需方之间,应认真、及时、准确地沟通双方的情况,这样才能物尽其用,避免资源浪费,同时也能缩减公益活动的开支。

  怪象二:老年看护中心成“照相馆”做公益流于装腔作势

  捐赠不匹配说明了中间的组织环节出了问题,至少扶危济困的用意值得肯定,而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人把做公益变成了作秀的情况,让不少受助者寒了心。

  段旭辉气愤地向记者讲述,有企业主动联系义工网要参加敬老活动。当天,志愿者们早早就来到了老年看护中心,而该企业却因老板迟迟不露面而暂不开展公益活动。等到10点多老板到了,敬老活动才终于开始。这时企业却示意老人们快些下楼,理由是突然变天,老板觉得冷。可是等老人们下来了,老板却仅和老人们合了个影,便扬长而去。这件事引起不少志愿者和老人们不满,有人不无讽刺地说,老年看护中心成了他们的“照相馆”。

  陕西省的邱华女士从2004年开始做义工,到目前已有12个年头。她告诉记者,曾经有多家企业在开展公益活动前要求联系好媒体才肯去。“这样的企业把公益当成他们的秀场,只为挂一个‘爱心企业’的名号。”邱华不满地说。此外,还有企业先是表示希望捐赠,后又因山区留守儿童学校位置偏远而最终拒绝开展活动。

  多家儿童福利院和多名志愿者告诉记者,平日里,儿童福利院、敬老院门可罗雀,无人问津。每逢学雷锋纪念日和重阳节,各个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就会扎堆来到福利院和敬老院里做公益,出现场地不够用和招呼不过来的局面,令老人和孩子们不胜其烦。一位志愿者表示,“‘雷锋’三月来四月走年底又来”的情形反映出公益活动流于走过场。

  怪象三:脏内裤也成捐赠物献爱心行如“扔垃圾”

  邱华向记者讲述,一次,西安市某大学志愿者协会联系自己,称将提供“满满一教室”的物资,叫她快点带人开车去拉。“我看到捐的衣物就一下子伤心了。那一堆东西,和破烂儿一样堆着,脏兮兮的,还有好些是坏的、烂的。”邱华愤愤地说,“我们七八个志愿者分拣了一下午才选出来一部分能捐的。有些人不是在捐东西,是处理垃圾衣物。”邱华说。

  内蒙古包头心愿公益协会会长孟繁成告诉记者,有一部分“爱心人士”让自己十分恼火。一位“爱心人士”曾经拖来一个大编织袋,扔下后就走了。志愿者们打开后发现,里面都是些用不成的破旧衣物,最令大家无奈的是其中竟然还有脏了没洗的内衣,包括裤头。“献爱心不是扔垃圾,至少应尊重受捐人。”

  记者了解到,岁末年尾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这时各个公益组织从四面八方收到的废物也会比平常多出许多。类似上述的“捐赠物”非但用不成,捐给困难群众更会伤了他们的心。内蒙古扶贫办综合处副处长高凤仪认为,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要摆正心态,而且要换位思考,在避免对捐赠对象造成心理伤害的同时,也应尽量为公益组织减少工作负担。(记者 王靖 蔡馨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