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抛弃”新加坡了吗?最近这几条和中国有关的新闻令新加坡网友“很焦虑
这不是“臆想”,而是新加坡那边最近几天正在争议的热门话题。尤其是两条和中国有关的新闻,更让不少新加坡网友感到很“焦虑”。
一条是《南华早报》24日的分析报道:“中国已经发展到不再需要新加坡做榜样了吗?”
另一条,则来自23日的新加坡《报》:“为什么中国选择和马来西亚站在一起,而不是新加坡?”
事实上,让新加坡人焦虑的并不止这两件事。几天前,新加坡国内还在为所谓“为何总理没被邀请”参加“一带一”高峰论坛纠结不已。
“又来了又来了!”26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中文网如是评价该国内对“新中关系‘触礁’”的各种声音纷扰。
的确,接二连三有关中新关系的“疑问”,最近几天在新加坡的社交上已经引起不小的喧嚣和争论。为此,有新加坡人撰文呼吁:“真像有人担心的那样,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已经走到悬崖边上了吗?新加坡人要冷静。”
在《南华早报》的文章作者看来,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和新加坡的双边关系正趋于“紧张”。
文章称,上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缺席了最重要的一场年度外交活动,观察者把这视为“故意怠慢”;这一事件也使人们重新开始关注去年夏天因南海问题引发的中新矛盾。
彼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一度以“航空、航海”为名要求中方接受所谓南海仲裁结果;到去年11月,新加坡9辆装甲车在被查扣,背后又牵扯出新加坡与地区的军事合作。
▲资料图片:2016年8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美,与奥巴马在白宫办公室交谈。
《南华早报》就注意到,多年来,两国的一项交流活动被新加坡官员视为中新关系的“关键支柱”,那就是新加坡一直是首要的海外培训地。然而眼下,“狮城的这一角色似乎开始发生转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新加坡或许已不再是中国可以仿效的榜样。
▲资料图片:2012年4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行庆祝培训项目设立20周年纪念晚会。
“中国真的不再需要向新加坡学习了吗?”在《南华早报》网络版的新闻评论区,这个话题激起了热议。
“新加坡只是一座小城,它怎能成为中国的榜样?”网友“Guskav”这样写道。
另一位网友对此表示赞同,“新加坡从来都不是中国的榜样。它或许能给中国提供一些想法思,但仅此而已。中国必须找到自己的道,这条会逐渐清晰。”
网友“jayb”评论道:新加坡真正的价值,在于当中国还处于“封闭”状态时,扮演中国通向亚太的“跳板”。然而如今,全世界的人都会直飞、上海。新加坡需要找到一个新的有价值的。
还有网友认为,新加坡的问题出在观念上:“如今的新加坡面临颓势,却仍认为自己是一个强国。”该网友表示,新加坡急于拥抱价值观,却反而失去了自身独特文化的根基,如是,其对中国的吸引力,就会更加被削弱了。
“长期以来,新加坡稳定的治理模式始终被当作榜样。钦佩这个城市国家,因为新加坡取得了迅速的经济成功,同时维持了执政党对、社会秩序的掌控。”《南华早报》报道称。
▲资料图片:1978年11月12日,副总理抵达新加坡,对新加坡国进行友好访问。这是邓副总理由李光耀总理陪同检阅仪仗队。
文章表示,中国向新加坡“学习”最早是由中国已故领导人1978年访问新加坡时提出的要求。
1992年,在“南巡”途中再次要求中国学习新加坡良好的社会秩序。因此自那时起到现在的20多年里,新加坡成为了首选的海外培训地点。
据港媒披露,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约有5万名中国领导干部到新加坡学习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等课程。其中,南洋理工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提供的培训项目最为著名。
由于有诸多中国市长和市长竞争者报名参加,南洋理工大学的两个硕士项目甚至被称作“市长班”,约有1400名从“市长班”毕业。
《南华早报》称,中国到新加坡和美国等地接受海外培训的官员人数自2007年至2012年达到高峰,但近几年逐渐下降。
报道援引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的话对此解释道:“随着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国的一流机构也提升了培训质量和国际视野,与海外机构看齐,包括新加坡的机构。”竹立家还在采访中表示,接受海外培训的官员人数将继续下降,这类项目甚至可能会被“逐渐取消”。
“没有谁再够得上当中国的榜样了。中国模式才是发展方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薄智跃看来,如今的中国正设法成为世界其他地区的榜样。
相比起新加坡“榜样”角色的转变,对于新加坡而言,或许还有一个问题更令他们感到纠结。
“中国为什么选择和马来西亚站在一起,而不是新加坡?”23日,新加坡《报》发出这样的疑问。
文章注意到,在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出席“一带一”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马来西亚与中国方面签署了一系列投资合作协议。
“为什么是马来西亚,而不是新加坡?”《报》给出了他们自认为的答案:一方面,新加坡被认为不像其他东南亚国家那么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而马来西亚“靠近中国”也有出于国内的考量。
如果说将新马对华关系做比较会让一些新加坡人感到“不是滋味”,那么两天后,《报》另一篇有关中国的报道则更“扎眼”:“新加坡和印度联合举行的反潜演习惹怒中国”。
本周二(23日),记者曾对此进行了报道:从本月18日起,印度和新加坡两国海军,在南海争议海域开始了为期7天的联合军事演习。
在报道此事时,《报》这样写道:尽管中国已经了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唯一的国家”,但新加坡还在继续参与被视为“制衡中国”的联合军演。
在新加坡的社交上,这些涉及中新关系的新闻不只引起热议,甚至还触发了新加坡和他国网友之间的“论战”。
对于“中国为什么选择马来西亚,而非新加坡”的疑问,有新加坡网友这样回答:“因为新加坡太聪明了,中国无法应付。”
“只有第三世界国家才会拿中国的钱,新加坡不需要钱。”另一位新加坡网友看上去更加洋洋。
但是,他的答案很快被一名中国的网友批为“”:“难道,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还有马来西亚网友认为,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对比的论调,听上去“酸味十足”,“因为新加坡没有什么能提供的了。所以你们不要别国的决定。”
而在网友“Mat Noor”看来,中国“选择”马来西亚而非新加坡,这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网友“Low Ngee Kiat”同样认为,没有摆正的并非马来西亚,而是新加坡。
面对本国网络场上就中新关系的焦虑情绪,专栏作者哈桑·加法里在新加坡评论网站“the middle ground”撰文呼吁,新加坡人应“冷静”。
“尽管两个朋友之间会有摩擦,有时甚至会很恼人。”他写道:但中国和新加坡两国的合作依然稳固,尤其在金融贸易领域,新加坡人不应为中新关系一时波动而紧张。
《联合早报》今天(26日)的文章则承认中新之间的默契与相互理解“已大不如前”,同时还在呼吁中国多给新加坡一些理解:“作为弹丸小国,性尤其脆弱,也更加是不可的底线。我不知道,新加坡的这点难处与,强大的中国能理解吗?”
巧合的是,同样在今天,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泽也发表了一篇谈论中新关系的文章。阮泽认为,中新关系的“万里晴空的确出现了一些”,而新加坡的价值应该靠合作体现。
“一方面新加坡说不会跟美国结盟,也不可能跟中国结盟;但另一方面,美国在新加坡部署濒海战舰、反潜侦察机等,以便在南海对中国南沙岛礁进行‘和巡航’,这似乎就难以了。”阮泽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