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经济 第五届中国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大会
第五届中国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大会昨日在成都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张建摄
编者按技术不断更新,社会快速更迭。新形势下,该何方?昨日(12月26日),由与成都市主办,新中心、成都传媒集团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在成都举办,以“深度融合·跨界融合”为主题,探寻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与新径。
网络空间已经从看不见的新崛起为互联的新疆域,新的时代,危与机并存。昨日参会的从业者们达成了一种共识:跨界、跨地域的深度融合发展,是做大做强主流的必由之,融合已经到了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
事实上,随着融合的深入推进,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兴集团正在成型。在传媒重镇成都,不仅大数据、云计算、数字金融等“互联网+”代表行业在全国城市位居前列,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网络视听、数字经济、新等以“跨界融合、创新裂变”为特征的新兴业态,也在不断涌现。在科技与文化的助推下,成都传媒集团这个立体多样的传媒矩阵已经形成,并在我国格局中占据重要一席。
通过深度融合、跨界融合,成都传媒集团已经壮大为拥有5报6刊、14个网站、14个客户端、40个微博、60个微信以及八个产业业态承载的现代文化传媒集团,拓展了多语种全球阵地,形成了具有“成都传媒特色”的现代立体体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好中国的声音”,成都传媒集团正成为大国崛起之的重要助推力量。
党的以来,习总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方式。每日经济新闻也在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变革,主动拥抱新技术、新趋势,始终走在融合发展的前沿。
目前,每日经济新闻已拓展成为拥有《每日经济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网()及每日经济新闻英文网()、每日经济新闻APP、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及细分行业微信矩阵、每日经济新闻微博及细分行业微博矩阵、海外新闻平台等7大核心产品,每日经济新闻研究院、每日经济新闻智库、每日经济新闻会、每日经济新闻IMC、企业推广平台“云网客”等5大智略平台,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主流财经全之一。用户数达到4000万+,分布于全球205个国家和地区。
权威研究机构大学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每日经济新闻-向新兴互联网公司的转型之”优势数据报告显示:每日经济新闻两微一端一站的综合影响力在国内主流财经中位居第一位,成为财经全建设的发展典范。2017年以来,每日经济新闻先后获得美通社“2017最佳影响力”、新浪财经“最具影响力财经新”等各类新项14个。
目前,每日经济新闻APP5.0版本已全新上线,新增现场秀等多个重要功能,在全融合探索方面又实现了重大。
“现场秀”是一套包含音、视频和图文形式的融合式新闻报道平台,提供从素材采集到内容呈现、分享的端到端“中央厨房”式的采编解决方案。它是一种全新的新闻呈现和报道形式,是一种全网协同融合持续性报道。“现场秀”提供了创新的模板形式来提高整个流程的效率,大大降低了执行成本。这些创新多模板可以是:呈现记者与受访者之间交流的采访对话模版,支持图文、音频、短视频等丰富载体形式;呈现记者或其他人物以时间为主线经历的时间流模版;呈现记者或其他人物以地点为主线经历的空间转移模版;针对大型峰会的主旨、圆桌论坛模板等等。
“每日经济新闻小强”是由每日经济新闻自主开发的写稿机器人。目前,“每日经济新闻小强”只覆盖国内A股证券投资领域,由每日经济新闻证券新闻部建立专门的数据分析团队,专注模板设计。“每日经济新闻小强”实时网络及交易所海量证券市场数据,根据不同模板的触发条件,即时生产相应并发布;全程智能执行,无需人工干预。
“每日经济新闻小强”依托市场实时行情数据以及海量历史数据,选择针对性的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工具,在及时性和全面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为投资者提供智能投资决策支持。“每日经济新闻小强”一直在完善和进化,信息的覆盖和价值都在持续提升;同时,涉及领域还可以从证券投资扩展到宏观、金融等,呈现形式可以从文字延伸到图片、音频等。
每日经济新闻问答,在每日经济新闻APP和今日头条问答社区同时开通,通过“全民问全民答”和大咖入驻解答用户提问的方式,对热点新闻进行更及时和个性化的解读。用户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财经问题向大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或者其他用户提问,而记者在回答提问时,又可以将新闻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每日经济新闻问答自今年6月底开通以来,已获人次阅读,并名列今日头条财经问答领域排行榜第二名。
12月26日,第五届中国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在蓉开幕。新时代新表达,借助融合之力,成都日报以锦观新闻客户端为龙头的新矩阵,不断创新内容生产方式,新作品精彩纷呈。同时,依托全多平台,党报新宣传报道的影响力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成都日报锦观注重新表达的多样性,图文、视频、H5、动画、手绘、说唱、真人秀……不断创新内容的表现形式,新作品被连连点赞。
为献礼党的十九大,锦观策划制作了系列皮影评书动画视频《洋盘成都人的幸福生活》,聚焦成都的交通之变、之变和人才引进政策之变。在由全国党媒公共平台发起的“全国党媒携手迈入新时代”十九大融合报道精品100展示活动中,该作品登上“优秀作品TOP10”榜单,同时还获得了“评委特别推荐作品”称号。在第五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融合发展峰会上,该作品荣获2017全国党媒优秀原创视频十佳创意。
除了《洋盘成都人的幸福生活外》《小锦rap首秀说唱成都变化!》也很亮眼。该作品采用时下最热门的新产品形式,总结十九大的重要思想及成都5年来的发展变化。在由中国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报业十九大融合峰会上,该作品荣获中国报业十九大融合优秀作品十佳(影视类)。
此外,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报首届新融合案例评选中,锦观推出的动画《接下来五年成都什么模样?党代会“剧透”未来》荣获融合优秀案例;H5《党代会这些热词你需要掌握》荣获融合案例。
早在2014年8月,成都日报的融合之已经确定,将传统和新兴的融合发展作为在今后一段时期的总体发展战略。目前,成都日报已构建起“两微一端一屏一网”的新矩阵。
作为成都日报新集群的龙头产品,锦观新闻客户端也是成都市时政类新的龙头产品,是主流人群了解成都发展的首选。锦观新闻客户端在时政领域深耕细作,致力于党和人民的声音,为推动党的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快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成都城市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锦观新闻客户端的下载量超过500万;微信号和微博粉丝数超过440万。
作为成都地区唯一拥有电子阅报屏的,成都日报电子阅报屏已遍布全成都22个区(市)县。“Go成都”双语网站访问量已达400万次。在11月举行的全球移动互联网青岛峰会暨第三届中国传媒融合发展年会上,成都日报锦观新集群获评中国新年度最具价值品牌。
今年春节刚过,腾讯企鹅号TOP文章排行榜发布“100万+”最具影响力文章排行榜,运营一周的“红星新闻”累计阅读量近3000万,强势入围。
“红星新闻”凭借金正男遇刺事件一战成名,从马来警方拿到独家消息,为群众提供了最专业有料的内容。对此,腾讯企鹅号的评价是:好账号和好内容永远不怕晚!
这样的横空出世,让红星新闻站在了高起点上,格外引人关注。但令人意外的是,高起点的红星在聚光灯下一节节攀升,率创业界。金正男被刺事件后,接下来的“穿山甲公子”事件、武汉面馆案、女留学生英国等一系列国内外重大事件,红星新闻都在第一时间推出原创独家报道,一时“红星”闪耀、震动业界。
刺猬、腾讯传媒、传媒大观察、蓝媒汇等颇具影响力的行业公号纷纷发文研究“红星现象”。《专访红星新闻总编辑:“彪悍”的底气何来?因为咬牙保留了优质团队》《红星新闻突然很火,火得好像大家没见过新闻一样》《新生的“红星新闻”生猛的感觉久违了》……
其实,“红星新闻”是依托成都商报强大的新闻采编资源和能力、围绕社会新闻热点事件、定位全国、主打调查新闻和深度报道的一款原创新项目。目前,“红星新闻”已推出微博、微信,并通过自身产品矩阵和今日头条等平台进行多渠道分发,并长期入选今日头条榜新TOP10、腾讯芒种计划TOP10等榜单。
“作为成都传媒集团进军移动的冲锋号,‘红星’既是成都传媒扩大全国影响力的入口,也是成都商报深耕内容创业、推进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据“红星新闻”相关负责人介绍,组建团队时,成都商报将首席记者最多、突破能力最强的新闻中心团队整体平移,同时还抽调了其他板块的精锐力量补充其中,形成了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国际国内新闻尖兵。
“红星”的一炮打响,甚至引发了传媒界“兔子”与“现场”的讨论——有业内人士感叹,正规新闻采访能力正随着大批纸媒的转场退场而流失,二手信息过剩,新闻事实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自都想从帽子里变出兔子,奔赴在新闻现场的记者却越来越少,事实不够用了。该负责人称,发挥新闻专业主义扮演优质内容的供应商,正是“红星新闻”得以问世的原因之一。
调查新闻和深度报道是“红星”的内容基石。据了解,下一步,“红星新闻”,将坚守产品定位,通过树立调查新闻品牌,扩大原创报道影响力,丰富题材类型,提升业务技能等方式,持续发力。红星新闻承载着成都商报的转型期望与报人理想,无论技术、渠道、形式如何拓展,《红星》作为主流的价值取向是不会变的。
近年来,成都晚报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开全国先河,打造由两微(成都志愿者微博、微信)、一端(成都志愿者客户端)、一网(成都志愿者网)、一线(雷锋热线)构成的“成都志愿者新矩阵”,为志愿者个人和组织实现数据共享、项目对接及参与交流,提供了高效畅通、及时稳定的便捷通道,创新性打造公益新。成都晚在志愿公益服务领域的努力,五年内三次获得表彰,十次获得省委宣传部励。
2012年,在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成都传媒集团的指导支持下,成都晚建立成都志愿者网,成都志愿者APP也于2015年3月正式上线。截至目前,成都志愿者网(APP)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到208.25万,其中建成区注册志愿者人数为795554人。注册志愿服务队伍达到21477支,布志愿服务项目超过13.58万个,平均每天超过67个。
通过志愿者网(APP),可实现志愿者注册、线上培训、志愿项目发布招募、志愿活动分类查询、志愿服务时长记录、志愿活动展示、公益资讯等功能。此外,成都志愿者网(APP)已实现基于志愿者地理的“项目地图”查询。
2015年3月,成都晚在全国中首推“所有人帮所有人”的全民共享公益平台——雷锋热线,在开设专版及热线电话()的基础上,不断挖掘自身特色,推出互联网新矩阵,包括微博(新浪微博@雷锋热线)、微信(雷锋热线微信号)、多个线上社群(QQ群、微信群)、公益直播等产品,形成线上、线下系统化全矩阵,实现公益信息的全时、全域、全、全渠道、全互动,立足推动实现“全民学雷锋、做善事”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年来,成都晚报组建了包括志愿者、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等参加的雷锋热线爱心联盟,为需要帮助的人群与提供帮助的个人或组织牵线搭桥。目前,雷锋热线余支志愿者服务队加入。
立足成都的同时,雷锋热线不断突破地域,力求实现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去年以来,雷锋热线主动将合作伙伴延伸至全国,现已逐步与人民网603000股吧)、南方都市报、都市快报等全国30余个城市150家主流建立联系,形成志愿公益联盟,组建了雷锋热线全国联盟。
雷锋热线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社会效应呈“裂变式”增长,收获多个项。2017年,雷锋热线获得由中国报业协会颁发的“2017传媒创新合作项目”项;获得由8所高等新闻院校联合今日头条共同颁发的“2017年度潜力项目”项;先后获得四川新闻二等、成都新闻一等;被成都传媒集团授予精品栏目称号。2016年,雷锋热线获得“成都市十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此外,雷锋热线还引起了、《日报》、人民网、中新网等央媒关注,多次聚焦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