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浙江新闻  国内

最近:2018国内新闻热点评论(5月17日

  • 来源:互联网
  • |
  • 2018-05-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内含国内、国际、时政新闻、新闻热点评论、、一点通、东方等,更多内容请点击

  5月16日,滴滴公布阶段性整改措施,包括顺风车服务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能、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暂停接受22点-6点期间出发的订单等内容,以上措施在顺风车重新上线前完成。此外,滴滴全平台筛查司机资质,扩展紧急求助功能,以上整改措施将于5月31日前全部完成。并就在车内对每个行程全程录音的征求意见。

  5月12日零点起,滴滴顺风车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下线,停业自查整改一周;其他平台业务对全量司机全面审查,用一切手段清理平台上可能的人车不符情况;运营及客服体系全面整改。

  5月16日,滴滴公司公布了其阶段整改措施。根据滴滴公司整改结果,平台将对夜间顺风车合乘双方安全保障可行性进行评估,顺风车暂停接受22点-6点期间出发的订单。而接单在22点之前但预估服务时间超过22点的订单,在出发前对合乘双方进行安全提示。同时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最大限度杜绝私换账号的可能性。

  据了解,以上整改措施将在顺风车业务重新上线前全部完成。至于顺风车何时上线,滴滴表示尚未有时间表。

  滴滴表示,针对全平台出行相关业务,将在之前司机背景筛查、三证验真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整改。整改措施将于5月31日前全部完成,同时,全平台将加速推动全面实名制。

  其中,针对“人车不符”问题将零,采取专项整治。要求快车、专车、豪华车每天出车前司机必须进行人脸识别验证,同时在全平台推出有举报人车不符。

  滴滴承诺,在平台上发生的相关交通事故、治安及刑事案件和用户纠纷中,滴滴将主动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此外,在已有安全保障机制(包括保险、医疗费用先行垫付、车主猝死公益帮扶等总额最高120万的保障)的基础上,滴滴已着手建立关爱基金,在法律的范畴外,为当事人和家属提供更多的救助和关怀。

  此前新京报记者体验发现,滴滴的“紧急求助”功能被“折叠”到“更多”选项中。“紧急求助”选项页面显示,滴滴将保留录音、实时、通知紧急联系人。记者试用“紧急求助”功能后发现,点开后软件开始录音,乘客可以选择给紧急联系人发送短信,但由于记者此前并未添加过紧急联系人,所以无法发送行程信息。不过,多位顺风车司机和乘客,均表示不了解此功能。

  根据滴滴整改方案,手机APP的产品设计也将进行修改,将紧急求助功能提升至显著。并在紧急求助原有功能(按下后上传现场实时录音,由客服并回拨用户电话,同时自动发送行程信息给紧急联系人)的基础上,用户可自主选择一键拨打110、120、122及滴滴24小时安全客服等号码。

  2015年6月1日,滴滴“顺风车”正式上线,最大亮点即为“社交元素”,滴滴顺风车会建立乘客和车主的双向评价体系。拼车结束后乘客和车主可以通过贴“标签”互评,而顺风车平台后期也会根据标签进一步为用户匹配相似的同人,乘客和车主都将有机会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评价功能用得好可以提高服务效率。因为此事下线该功能感觉不太妥当,可以考虑增加评价筛选功能。”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表示。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也认为,“评论和标签有利有弊,全部下线不见得是最好办法。”

  此前,滴滴在针对郑州顺风车案件的自查中发现,接单账号归属于嫌疑人父亲,且正常通过了滴滴顺风车注册时的三证验真、犯罪背景筛查和接首单前须进行人脸识别等安全措施。嫌疑人系违规借用其父顺风车账号接单。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此前滴滴顺风车的账号绑定规则显示,一个账号只能绑定一个驾驶证。一个账号最多可以同时注册两辆车。同一辆车最多可以被3个人使用。

  此次,滴滴全平台出行相关业务,在之前司机背景筛查、三证验真的基础上进行整改,包括专项整治人车不符。快车、专车、豪华车每天出车前司机必须进行人脸识别验证,同时在全平台推出有举报人车不符。”

  滴滴公司表示,平台将联合机关对注册司机进行背景筛查,防止涉及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犯罪记录的人进入平台。

  针对网约车行业发生了多起危害乘客安全的恶性事件,5月15日下午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接受采访时表示,交通部将指导各地加强网约车的事前准入把关。严格落实《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对企业、车辆、驾驶员的准入许可要求,尤其是加强对驾驶员的驾驶经历、交通责任事故、犯罪记录等背景情况核查,防止不合规的企业、车辆和人员进入行业,守住安全底线,从源头上保障安全。

  交通专家徐康明认为,对于网约车的管理需要体现在准入机制上,客运服务强调的“前置安全保障机制”,网约车平台应堵住漏洞、防范下一次事故的发生。“前置安全保障的重要举措是强调办理司机许可、排除不具备服务技能和不适合从事客运服务的人员,例如有犯罪记录的人员。”

  滴滴公告称,在现实场景中,大多数司乘纠纷的投诉,双方都各执一词,难以提供有力的,给平台判责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也让很多司机和乘客认为平台偏袒一方或者。

  对此,滴滴表示收到,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对车内每个行程全程录音的,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方便在发生车内纠纷或治安刑事案件(例如性)时取证判责,为司乘隐私,录音资料不保存于个人手机,将直接加密上传服务器,保留72小时后自动删除。

  行程录音是否涉及司乘人员隐私?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常莎表示,根据设想,该措施并不具有强制性,与否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于用户是否同意。用户如果认为可能涉嫌个人隐私等,完全可以使用此功能。当然鉴于乘车安全和纠纷解决考虑,还是为宜。相关录音资料不会保存在个人手机,而是加密传送到服务器,72小时后删除,泄露的风险也微乎其微。

  中国人民大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行程录音涉及消费隐私,比如行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与家人通话,或与雇主通话,需要征得消费者的同意,但对涉及消费者安全的信息应该全部留痕。

  上一页1下一页[责任编辑:福建中公教育]上一篇:最近:2018国际新闻热点评论(5月16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