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间世纪难题:还钱,到底是催还是不催?
作者 | 李文瑶
来源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编辑 | 永日
借钱是情谊的考验吗?
对很多人来说,借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特别是在朋友之间。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秉持着契约精神的借钱,应该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何在很多的朋友之间,演变成了交恶或者生疏的“大戏”?
忘记还钱,攻击或是亲密
很多人以为,自己能够借钱给朋友,对方一定是开心喜悦外加感激涕零。对于一个内心不觉得自己弱小卑微的人来说,确实是如此,他可能因为暂时的现实问题急需金钱过渡,同时他也有信心也有把握能够在一个可预计的时间内还上。
然而对于一个很容易感觉到自己弱小的人来说,你借钱给他的同时,可能既满足了他的现实需求,又激活了他幻想层面的创伤:
他会更加露骨地体会到他人的优越感和自己的屈辱,无能感,而这些屈辱和无能的感觉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攻击性,让他们对于借给自己钱的人不是心怀感恩,而是心怀仇恨。
很多的时候,这些感受被压抑在潜意识层面,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出来。
比如:忘记还钱。
在豆瓣上,有个人说别人问他借400元,他怕不够,给了500元 ,说好的10号还钱,结果到了13号,毫无动静。
极有可能,遗忘就是对方对他无意识的攻击。
借钱,本来就是在示弱,这个人还“慷慨”地自作主张多给了对方100元,不是让对方感觉自己显得“更弱”了吗?
意识层面的“大方”有可能是潜意识的“轻视”。
所以,“忘记还钱”就有了两重功用:
第一, 暂时拖延,回避还钱时再一次经历屈辱感。
第二, 隐晦地表达攻击和愤怒。
当然,往往这些潜意识的屈辱感和攻击并不会被察觉,所以如果一旦出借的一方主动提醒,大部分人还是会尽快归还,因为他们并不是有意要“攻击”,也许当一句“提醒”出来的时候,潜意识中的这些幻想多少就被击破了。
少数经过提醒仍然不还钱的,很可能这种攻击性已经上升到意识层面,并且这种“攻击”还是另一种潜意识的“亲密”:他觉得你的就应该是他的。
这样的“亲密”,也会消弭一部分屈辱感。
对于大多数借钱给朋友的人来说,其实碰到以上“极品”的并不多,最耗人心力的关节莫过于在发现对方没有及时归还的时候,纠结:我要不要催TA还钱?
还钱,催还是不催?
这是个心理问题
一般来说,朋友之间借钱,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大好意思启动“催款”程序的。所以很多人也会在借钱之初做一个“打折”策略:
也就是在朋友想借的额度上打个折,比如人家想借一万,你说:哎呀,不好意思,钱都放在理财里了,能活动的只有五千,要不你先拿去用用?
杀个半价,万一人家不记得,就当这钱打了水漂,反正也是打折价,也不会太心疼。
这是非常普遍的心理,跟打折的行为一样,这也是一种“折衷主义”:好像我既在面子上照顾了朋友情谊,又不会让自己置于太大的风险当中。
这种“周全”和“妥协”的背后,实际上仍旧暗含着对金钱和情谊界限的模糊。
单纯论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问别人追讨本属于自己的钱,任何时候都是站得住脚的,为何有人还是觉得开口困难重重而要通过打折的方式来尽量止损呢?
因为他们觉得,跟交情不错的朋友提起还钱这档子事,好像显得自己冷冰冰的,不近人情。好像提了钱,就是对朋友的攻击和疏远,钱和情之间,有看不见的线在彼此牵制,彼此影响。
既然我们情分不错,那在钱上就可以乱来,这是很多欠钱不还的人的内心幻想;而那些不好意思问朋友讨还欠款的人,则是内心允许了这种幻想变成现实。
借钱:大型投射现场
作为经济行为的借贷,本来是清清爽爽简简单单的现实行为层面上的事情。
然而作为朋友之间,友情借贷的行为,却是各种投射和幻想滋生的温床,而投射和幻想又极有可能是敌意和攻击滋生的温床。
当我们怀着我与对方有情分的想法,可能对于对方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很多投射:
比如:我以为他很有钱,我以为他不在乎我什么时候还钱,甚至还不还钱。
他借了我的钱肯定就会尽快还上的,所以没必要去写借条啊,约定日期啊。
他要是真在乎我和我们的情谊,必然会自觉还钱,不需要我提醒。
我想他应该不会记得还我钱,但关系太熟,不借他可能会记恨我。
于是,接下来的种种破灭,失望和不满便会随着投射滚滚而来。
他居然没准时还钱:原来我们情谊不过如此,心灰意冷……
他居然催我还钱:原来我们情谊不过如此,心灰意冷……
他真的没准时还钱:果然他就是如此不靠谱,心灰意冷……
一个现实的金钱契约问题,在幻想和投射中渐渐演变成了诸多爱恨情仇大戏。
也许,这真的不是钱或者情出了问题,而是对待它们的态度除了问题。
与情谊分化:最佳借钱方式
在豆瓣上,有一网友分享了自己不同一般的出借经历:同事借钱买房,考虑再三也用“打折”的方法,借了他三万,本来心中打鼓,心想实在不行就当这钱打水漂了,没想到这人准时还了钱,还加上了一千块的利息,楼主很开心地说要用利息请他吃大餐。
用途是什么?详细还款计划是什么?还款的保障是什么?
当对方逾期时,也不惮于像银行那样发出催款的提醒。
叮!社长到账一个 在看!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