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自己的感受不需要被关注? | 心理“粗糙感”,也许正是缺爱的信号!
作者 | 冰千里
来源 | 冰千里(ID:bingqianli520)
编辑 | 阿海
在他们内心深处十分渴望被细致、温情地对待。
比如高焦虑的父母。
比如高焦虑的父母。
高焦虑养育者的表现之一是“快快快”。
不论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还是学其它技能都迫不及待,就像“拔苗助长”那位愚蠢的农夫,这种 “催促式的养育”背后是妈妈内心的慌乱。
这样的母亲很少静下心来听见孩子,喜欢迅速乱糟糟的表达,耐心严重不足,经常武断地把“世界”拿到孩子面前一晃而过,就认为孩子已经懂了,就可以继续下一件事情。
有一次我去亲戚家做客,她两岁半的女儿只是哭了一下,她便惊慌失措,把家里所有的玩具一股脑儿倒在孩子面前,“快点玩吧,快点玩吧,别哭了”,我顿时感到很不安,更别说孩子了。
高焦虑的父母自己的情绪永远走在孩子前面。
孩子很少有机会感受这个世界。
咳嗽一下、摔了一跤、哭了一声,那边立刻紧张得不行,用力抱紧孩子大声安慰去医院,孩子完全不能感知这个世界,内心哪会有细腻的情感体验。
还有一种高回避的父母。
还有一种高回避的父母。
和高焦虑父母相反,他们对孩子总是敷衍、随意,视而不见,孩子已经饿得不行了,他还忙着打电话,撇一眼孩子淡淡地说“没事儿”。
他们可以让孩子哭一个钟头,孩子鞋子小了依然凑合穿、孩子摔几个跟头了还说“磕磕碰碰很正常”。
高回避的父母内心深处充满了恐惧,诸如分离、抛弃等,他们以为让孩子回避了感受就安全了,正如他们早年。
但孩子需要不被觉察,他们了解这个世界就是困难的,内心只对某些感受有着粗浅的、蜻蜓点水般的印记。
高回避的父母情绪永远在孩子后面。
孩子只能无助的自己体验未知的世界。
如果你身边有“粗糙的人”,或者你判断自己可能活得有些粗糙,应从哪里改变呢?
其实就从温尼科特那句话里说的开始:“一点一滴的、平缓的、稳定的”。
首先要稳住,要清晰认识这个模式是人格层面的东西,不是某道数学题,因为把早年未了的感受续接上是需要时间的。
若你有这样的伴侣或朋友,就像文章题目:请温情对待他。
若你有这样的伴侣或朋友,就像文章题目:请温情对待他。
多看看何炅的节目,学习他是如何体贴、细致、不露痕迹地对待别人的。
请注意,粗糙的人一旦发现有人刻意帮助自己,内心立马升起羞耻感,然后会本能抗拒,把关系变得更糟。
所以这要基于包容之上,是某种不求回报的“自我舍弃”,然后再对他上心一点,关注一点,共情一点。
比如在他生日、纪念日搞得仪式隆重一点,多发现并鼓励对方的小变化,你们做的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在里面多呆一会,让所有小美好、小感动汇成河流。
这是为了一点一点激发对方卸下粗糙的面具,敢于暴露自己对依赖、对温情的渴望。
若你本人是这样的人,那就先从意识上这样对待自己:
试着“对自己更好一点”:书桌添个小摆件、把一直想买却嫌贵的东西买下来、为了美食走到城市另一端、一个人去海边旅行……
再比如:
没有合适的就宁缺毋滥,对自己好的东西总是值得特别等待。
给自己一段安静的独处时光,任何人都不可染指,记住是任何人。
脑海中闪过的想法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无所谓”。
没有合适的就宁缺毋滥,对自己好的东西总是值得特别等待。
给自己一段安静的独处时光,任何人都不可染指,记住是任何人。
脑海中闪过的想法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无所谓”。
“粗糙”是一种信号,它总在提示你:你值得对自己好,更值得拥有别人的爱。
千万别觉得这都是小事,更不要认为会给别人添麻烦。
有些来访会带着歉意问我:“老师,我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