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毓明案揭开的社会伤疤:童养妻,只是私自收养的冰山一角
作者 | 肉小扣
编辑 | 平子
前段时间,鲍毓明的一句 “我现在的女儿,未来的妻子”,引起了多少人的心理不适。他是否构成性侵一事虽然仍有争议,但他与名义上的养女发生性关系,把她当作“童养妻”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这样把未成年“养女”当作“童养妻”的操作,鲍毓明不是第一人。
搬走四座奥斯卡小金人的鬼才导演伍迪艾伦就在养女宋宜成年后与她成婚,至今已经走过20多年婚姻生活。
这两件事情有个关键的共同点,即不存在正式、有效的收养关系。
伍迪艾伦成功用婚姻规避了自己可能涉嫌的侵犯子女的法律控诉和社会指责。
而鲍毓明一案揭开了“私自收养”这个社会伤疤。受害人不能直接控告鲍毓明作为“养父”侵犯自己,因为,两人不具备法律上收养关系。而要控告他作为男性“性侵”自己又遇到取证困难的问题。
私自收养,非法手段层出不穷
“私自收养”是构成事实,而没有正式文件上的领养关系,易造成孩子落户困难,合法利益无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家住绵竹的陈某私自抱养了一个超生婴儿,为了给他上户口,跑到警局谎报孩子是自己捡到的弃婴。警方查知真相后,拒绝给孩子上户口,更按程序拒绝将孩子再交给陈某。
平顶山的一对夫妻将自己孩子送养王女士时,隐瞒了孩子的健康问题。后来,王女士发现女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当即反悔收养决定。但亲生父母拒绝收回抚养权。至此女婴被送至福利院,等待两方法律诉讼的结果。
为了“私自收养”,各种非法手段层出不穷。
直接对接。早在2016年,新京报的记者就潜入一个拥有400多名成员的QQ群“圆梦之家”探访过网络送养的流程。群内成员活跃,不时更新自己的收养和送养需求,配对上的双方会私聊商量细节。类似的网络群组数不胜数,上文提到的绵竹的陈某就是通过网络和送养父母联系上,确定了送养的事宜。
联系中介。“私自收养”的需求带动了供应方的市场效应。由人贩子、贪腐职员等沆瀣一气的黑色产业链铺向了全国各地。
2009年山东聊城警方抓捕了一个拐卖婴儿的犯罪团伙,追踪到29名由云贵川等地拐卖至聊城的婴儿。
自己动手。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亲爱的》里,赵薇饰演的村妇李红琴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一直尽心抚养着自己的一对儿女。直到儿子生父田文军找来,李红琴才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是去世的丈夫捡来的,而是丈夫拐来让不孕的自己可以做个母亲。
链条的一端可能是想象不到的深渊
生活的颠覆。《亲爱的》里,田文军与前妻在儿子被拐后,所有活动都围绕着找寻儿子。
他们四处作宣传活动,被驱赶;他们一遍遍找被捕的人贩子,询问自己孩子的蛛丝马迹;他们遇到无数谎称知道孩子去向,骗他们闻讯费的骗子,给他们一次次带来希望,再一次次更深的绝望。
两个家庭的破碎。刘芸和黄璐在《演员的诞生》里饰演了《亲爱的》两个母亲。儿子自小被拐,只记得李红琴是自己的妈妈。当亲生妈妈拦着自己去找李红琴,小男孩捶打亲生母亲,骂她“坏女人”。
费尽心力才找回儿子,却看他只认罪魁祸首的妻子作妈妈的亲生母亲;还有一直把儿子当宝贝疼,突然知道真相后,既思念儿子又愧疚难当的李红琴, 短短几分钟,看哭了所有导师。
难以修复的心理创伤。新疆的马某夫妻与孩子亲生父母私自签了一份收养合同,但不受法律保护。亲生父母两度分开,将孩子反复送养给马某夫妻,又反复反悔协议,并经常去找孩子,使孩子在两个家庭归属中来回摇摆。
摇摆于两个家庭之间的不稳定性,孩子容易感到焦虑不安(明天我会睡在哪儿?),缺乏人身安全感(我会被抛弃吗?哪个是我的家?),缺少被爱的感觉以及归属感。这些直接导致了孩子进入上层建立自信,实现自我的重重障碍。
赤裸的生命威胁。电影《芭比》里,一个道貌岸然的美国男人跑到韩国要带走领养的女孩。天真的女孩充满了对美国的期望,满心计划到美国后可以赚钱寄回给在韩国的父亲和姊妹。她想不到,自己踏上的其实是死亡的加速器。美国男人收养她的真实目的,是把她带回去,等时机成熟后给他患心脏问题的小女儿换心脏。
“私自收养”背后的社会的无奈
关于领养的需求一直存在。一大主要需求方是无法生育的人群。
《老友记》里的钱德勒和莫妮卡就因为不孕不育而选择通过中介联系上孕妇艾瑞卡。在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手续后,他们正式领养了艾瑞卡怀里的双胞胎,组成了一家四口的幸福家庭。
我国《收养法》对被收养孩子和收养人的条件进行了规定。接收方在不满足或者不愿意遵循《收养法》的要求时,迫切地想得到一个孩子。上文提到的马某夫妻都未达到《收养法》规定的年龄,尝试“台面下交易”。
同时,多种因素作为推手让孩子流入交易市场。
亲生父母方无力或无意愿照顾孩子。之前提到的平顶山的夫妻就是不愿意抚养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女儿,所以隐瞒病情,急忙交给想要孩子的王女士。
青少年意外怀孕,不得不生下来,但又不想养育。计生委公布了两组数据,2015年有1300万例流产,其中62%女性年龄在20-29岁;只有36%的未婚青年在初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而一半以上没有作任何避孕措施。甚至 很多青少年父母不知道流产决定也有“保质期”,导致最后决定不要孩子,但仍得把孩子生出来,再将其“送走”。
传宗接代的考虑,对男孩的偏好。不少家庭为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生养男孩,多留一点血脉,尝试将孩子过继给亲戚,或者将女儿私自送给他人,尝试机会再生一胎。
2019年电影《地久天长》获得柏林电影节五项大奖。电影里正值执行一胎政策的时期,主人公夫妻的独子刘星意外丧生,而女主之前意外怀上二胎被厂里计生办的同事告发,在强制堕胎过程中大出血而永远失去生育能力。他们最终只能从福利院里领养了一个长相酷似刘星的男孩,尝试再组建一个完整的家庭。
不少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希望能把孩子送给可以提供更优质的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家庭,同时也减轻自身家庭经济负担。
布莱娜
- 标签: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