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浙江新闻  社会

当初选择丁克,是一种自私?!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5-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作者 | 花下

编辑 | 留木

在综艺节目《非凡匠心》上,音乐才子朴树坐在草原的篝火边和好友的孩子玩儿得十分开心。当好友看到朴树逗孩子如此开心,就问了他一句,你结婚这么多年,为什么不要孩子?

朴树在夜幕下的大草原前,浅浅地说了一句“我有点怕。我觉得人生特苦,我觉得我可以去承担那个痛苦,而且我学到很多东西。我知道一个孩子如果要成长他也应该受苦,但是我不忍心。”

演艺圈里选择丁克的夫妻并不少见,比如香港影帝刘青云和妻子郭蔼明、神仙眷侣梁朝伟刘嘉玲、音乐才子李健、央视名嘴康辉都没有选择生孩子,而是成为了“丁克一族”。

他们多数人是50后或60后,如今已经步入中晚年。当初他们选择丁克的时候,这个群体开始在国内流行,并引发大批议论、甚至是谴责。而其中最集中的论断是把“丁克”贴上了“自私”的标签, 把他们刻画成了一批只顾自己享乐、没有孝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多年过去,“丁克”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成为了一批日益增长的社会成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丁克们的选择,以及初代丁克的遗憾与庆幸。

“ 选择丁克,恰恰是因为我要负责 ”

丁克这个词来源于英文“DINK”,指的是双份收入却没有孩子(Double Income No Kids)。

对话节目《不可说》做过一期特别节目,叫做《和陌生人说话》,他们邀请了三对极端想要和不想要孩子的嘉宾,对于“要不要孩子”的话题进行对话,深入地剖白了丁克男女的想法,其中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对立。

1.原生家庭的伤害,会让我更想or 绝对不想生小孩

在对谈中,铁丁作家和单亲妈妈进行了一番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

作家的爸爸是一个非常严厉的装卸工人,由于作家儿时和父亲没有共同语言,让父亲一度觉得自己被边缘化,而需要通过不断地“立规矩”、打骂来获取家庭里的掌控权。这直接导致作家的童年犹如一场噩梦,始终无法醒来。

他直言: “没有一个合格的父亲给我做榜样,对婚姻对生育完全没有信心”。

而单亲妈妈的亲生父母离异多年,童年的她被迫多次接受父母关于家庭聚散的选择。所以当她怀孕的时候,她心里的念头变成了 “你们做不好的事,我就要做来给你看一看什么是合格的父母”。

不幸福的原生家庭确实像一道枷锁,它有可能让人在恐惧中消磨掉对于家庭和后代的期待,并且难以在亲密关系里获得安全感。但也有人会因为这样的经历而更渴望组建家庭、更渴望稳定的亲密关系、更珍惜爱与被爱的机会和权力。

2. 在孩子周围,我能感受到快乐or不快乐

在对谈中,两位年龄相仿的白领,也谈起了她们截然不同的生育态度。

寸头妈妈已经有了两个小孩,她的孩子虽然很调皮也很闹,但她从结婚开始就目标明确要两个孩子,并且在无数次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获得快乐与感动。

相反短发女生已经结婚,却一直没有生儿育女的打算。她解释到,自己天生对于小孩就没有什么感觉,无论是看家里人的孩子、外面的小孩、特别可爱的孩子,都没有感觉,就觉得那是别人的生活,别人的选择,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孩子对她来说是一个离不开自己的24小时观察者,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产生影响,这让她觉得毫无乐趣甚至压力重重。

社会期待常常要求适婚年龄的男女必然选择成为父母,并对孩子产生由衷的喜爱。即使有人非常明确地表示自己不喜欢小孩,也会被一句“自己亲生的就不一样了”所反驳。

但其实这样的“母爱/父爱天生论”,又或者“内建母爱论”,都是对人的情感的道德绑架。孩子虽然能够带给我们美好的感受,但同时孩子的吵闹、没有办法进行理性的沟通、不成熟的举动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是不可承受的噩梦。

我们的器官也许被赋予了天生可繁衍的功能,但我们的性格、情绪、经历却不一定能帮助我们天生就喜欢孩子,而要和一个自己喜欢不起来的人共同日夜生活十几年,确实令人不堪重负。

3. 做父母是一件能or不能准备好的事

令人感到压力山大的不只是与小孩相处,还有怎么样教育培养孩子。

第三对对谈的女性事业上都很成功。一个是花了700多万次尝试试管婴儿,非常想做妈妈的女企业家,一位是42岁多年连恋爱都不想谈的单身女人。前者认为生养孩子水到渠成,同时因为比较好的经济基础,也让她对养育孩子非常乐观。

而后者却截然相反,她事业有成、独立漂亮,也很喜欢小孩,但她明确表示就是因为我喜欢小孩,我才觉得我没有能力做一个很好的父母,比如她觉得现在的社会环境过度攀比、过度追求成功,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没有办法快乐健康地长大。

养育一个孩子分为两个部分,得养,还得育。

根据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上海静安区从出生到初中,每个孩子的家庭平均支出超过80万元,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需要把70%以上的开销花费在养孩子上。高额的学费、补习班、吃穿、放假的时候旅个游,都成为了每一个家庭不得不精打细算的沉重压力。

除了经济开支,做父母的还会对孩子的品行、能力、性格、健康都有期待,而这其中的每一项都需要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冒着风险摸石头过河。这样的选择不是人人都想,也不能强求人人都乐意。

最初人们提到丁克会直接联系到自私自利,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这样的选择只从自身的生活质量出发,而忽视了父母的期待和社会的需要。

但其实一个人想清楚自己的选择、照顾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对父母和社会最好的交代。

我不后悔做丁克,但“遗憾”没有孩子

在TED演讲中,一位美国的丁克学者分享了她作为丁克一路以来受到的种种不理解的对待。比如当人们聊起结婚、生小孩,不会问她想不想,而是直接问“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小孩”,所以当她选择去结扎时,不得不花了大量的时间一个一个说服所有的医生。

即便如此,让她躺在手术台时,还是要面临医生“你肯定会后悔的”的冷嘲热讽。

但后来,选择丁克的人真的后悔了吗?

事实是,许多主动选择丁克的家庭和个人从未对他们的选择后悔过。在知乎上,曾有人发帖询问40岁以上的丁克是否后悔,所有的高票回答都站在了“不后悔”的统一阵线上。

选择丁克,最大的不同就是让他们的生活一直属于自己。在时间上,他们可以充分支配所有的业余生活、假期,不用在学校和补习课中奔忙;在经济上,他们自己挣钱自己花,租房买房无所谓,也不需要时时想着为别人的未来攒钱存钱;在婚姻里,他们可以长期保持谈恋爱的轻松状态,同时因为对方是唯一的陪伴者,他们更多的注意力和爱意都充分给到了伴侣。 甚至有人直言,“丁克不仅让我避免了中年危机,还一直活在青春期里”。

对于丁克们来说生育,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必然。

它更应该是爱情和婚姻的延伸,而非定义。

但也有一些选择丁克的人在中年或晚年坦言,有点遗憾没有孩子。他们的遗憾并不在于需要人养老,或感觉到孤独,而在于确实缺少了一部分的人生体验,无法真的了解有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如果对你和你的伴侣来说,孩子是想都不用想,一直期待的追求,那很恭喜你们拥有了珍贵的底气和勇敢。但如果当你们到了二三十岁,周围人都开始结婚生子,自己却多有胆怯时,又应该如何思考要不要孩子呢?也许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自我观察一下:

1.你和伴侣至少不排斥小孩;

2.你们有基本的物质基础,能够独立自足吃饱穿暖;

3.有足够的意愿和心力教育和陪伴孩子的成长;

4.可以多和有孩子的朋友聊一聊,了解他们真实的快乐或忧愁,也许都会给你有价值的参考。

婚姻和家庭都没有绝对的样子,如果你已经知道快乐和幸福是什么样子,又何必按照他人的期待选择生活。

毕竟,谁的人生又没点“遗憾”呢。

看都看完了!顺手点下在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