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上班就往厕所跑的人,都在干啥?
给你几千块,让你在厕所里吃饭睡觉一个月,你能接受吗?
对一些日本人而言,不给钱他们都愿意干!
你过得好不好,厕所最知道
据调查,日本20岁的学生里,每5名就有1名在厕所吃过午饭,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一个人吃午饭会被认为没有朋友。为了躲避这种标签,“便所饭”应运而生。
不仅如此,日本一些社畜还迷恋在厕所办公、睡觉,以此逃避高压的工作环境和上司的无情压榨。
以至于在日本的厕所里,经常可以见到“禁止使用电脑”和“禁止进食”的警告。
在日本,公共厕所被称为“Switch Room”,意即“转换室”。在这里,你可以休息换装,可以对话闲聊,最重要的是,你可以转换自己的情绪,那些愤怒、不甘、失落与委屈,伴随轰隆隆的抽水声,通通得到释放。
然而,一旦推开门,你就要再次全副武装,哭着站起来,笑着走出去,迎接人生的下一场风浪。
据说,每1 0 个社畜,有9个在公司厕所哭过
“带薪如厕,排队取号”早已成为公司一景,毕竟一天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公司度过,工位挤挤挨挨,同事来来往往,想找个地方静静,唯有厕所可选。
更何况,一些公司还将厕所装修得极端“人性化”,譬如网易的投影、腾讯的加热马桶垫,三百六十度营造家的感觉,“一入厕所深似海,从此上司是路人”。
台湾地区的舒洁纸巾曾以“职场屎事”为题,发布了一系列让人拍案叫绝的brief,可以窥得社畜4种常见的如厕姿态。
1、社畜哭吧哭吧,不是罪
社畜,作为职场生物链最底层的存在,一天80%的时间都在受气,还有20%的时间在梦里接着受气。
气到极点,难免想找个厕所好好大哭一场,即便如瀑的水声根本盖不住自己的哭声。正如有句话所说:“每家公司的厕所,都是城市年轻人的眼泪回收站。”
按下冲水键,痛哭流涕,按完冲水键,回归原点,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厕纸。
2、就像一场梦,醒来很感动
996 ,大小周,每天上班都处于“神游太虚”的状态,可是同事就在身侧、上司随时巡游,即便眼皮下一秒就会垂落,依旧要装出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
但总有撑不住的时候,睡意袭来的一瞬,厕所就成了最好的躲避场所,关起门,闭上眼,短暂的十分钟,也许就是一场美梦。
3、坐在马桶中,灵感如尿崩
对从事创意工作的社畜而言,灵感总是捉摸不定,伴随而来的还有日渐稀疏的发量。除了疯狂抽烟、熬夜死磕,厕所成了当之无愧的灵感生成器。
“就请你给我多一点点空间,多一点点温柔,不要让我如此难受。”这句经典歌词,就是周华健在上厕所时想出来的,很难不去联想他在马桶上经历了什么……
4、我摸的不是鱼,是快乐
追剧正上头,小说刚更新,心里仿佛有只猴儿,抓耳挠腮,如坐针毡,这时该怎么办?
作为人类的伟大发明,2倍速拯救了太多浮躁青年,利用上厕所的十几分钟,可以快速看完几十分钟的注水剧集,这时再推门而出,神清气爽,充满能量。
厕所,为什么会成为精神避难所?
以往提到厕所,多数人总是鼻 子一皱,似乎无形中已经闻到隐约的臭气。现在,厕所摇身一变,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场所,究其原因,有着心理和生理双重因素。
1、地方虽然不大,安全感却很多
为什么聚会时没人愿意站在中间?为什么教室后排角落的座位最受欢迎?多与空间归属感有关。
远古人类为了躲避野兽和风雪的侵袭,选择躲入山洞。相比一眼望不到边的野外,洞内边缘明晰的空间,会带来明显的界限感与归属感,使人感到这个地方是可以掌控的,由此滋生的“窑洞安全感”,便衍生成现在的“居住安全感”。
还有一些人向着极端方向演化,痴迷于衣柜、床底等狭窄的空间,也就是所谓的“狭小空间依赖症”。
2、所剩无几的居住空间里,觅得一方天地
在东亚,受儒家文化影响,家庭的联结意识深入人心,落在居住层面就表现为一大家人同住一个屋檐下,比如日剧常会出现七八口人挤在几十平方米的屋子里。因此,不是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幸运地拥有独立空间。
另一方面,不断增长的人口和面积有限的住地,使得人们的生存空间越发拥挤,不得不与他人进行共享,以至于形成了个人空间缺失的“死循环”:
孩童时期,与父母长辈同住
- 标签:前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