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智能手机玩得团团转:一种老年人的痛
前日,一则新闻掀起了讨论的声浪:94岁的老人为了激活社保卡,被人抬进银行进行人脸识别。视频里,老人被抬起后双腿弯曲,吃力的模样令网民十分愤怒。
昨日,又一则新闻报道,一名64岁老人去银行办事,因没有移动支付而被拒收零钱,在柜台前手足无措。
类似的新闻已屡见不鲜。在健康码投入使用初期,也常看到老人因为不会使用健康码,而难以自由出入公共空间的报道。
不止老人,年轻人也会因为二维码头疼。手机没电时无法扫码,即使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也无法进入学校大门。
移动支付、二维码、人脸识别……这些技术的本意都是为了便民,为何在现实中却总是令人难堪?
当我们成为一串编码
活在当代,无论是否愿意,每个人都会拥有不止一个数字身份。
疫情期间,健康码是公民出入的通行证;支付宝推出的信用分,则是衡量用户诚信度的标尺;苏州政府还曾推出一款“文明码”,作为市民的行为评价标准投入使用。
文明码一推出,便引起极大争议,被网友戏称为“良民证”。文明码的界面会显示交通、志愿活动相关的文明指数,用户在这两个领域的一举一动都将作为评分标准,最终得出市民个人的文明总分。
此情此景,让人联想起 英剧《黑镜》中《急转直下》的剧情。这一集中构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交时代,人们使用智能手机分享生活,接受周围人评分的同时,也为他人打分。
高分人士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而低分的人,基本的求职、婚恋、社会生活都会受阻。女主角为了提高自己的分数,打算去到已成为名媛的好友的婚礼上结识高分人群。但她在途中遭遇了一些事故,导致分数下降。机场服务人员表示,低分人士没有资格购买机票。
多次碰壁之后,女主角终于心理崩溃,撕下了往日笑脸待人的面具,对着服务人员破口大骂。最终评分急转直下,被当做罪犯押送到了监狱。
目前的文明码暂不至于让人疯狂到如此程度,但无形中增加了居民的压力。文明行为该如何用具体的分数量化?标准是否足够公开、透明?文明码的应用场景是自愿的还是强制的?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这样的“数字化”只会让人觉得荒唐。
数字政府领域并不是没有优秀案例:广东省政府将630多项民生服务集合到一个小程序上,事项的申报材料也对应缩减至原来的一半,极大提高了居民的办事效率。如果数据化注定成为趋势,那么必须让结果有效,过程合理,而不是成为懒政的工具,随意误伤普通百姓。
不去评价人,而是帮助人,这才是政府办公数据化的意义。
被遗忘的天生弱者
科技消解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催生了新的秩序。而大部分新生的秩序,总会存在着不平等,这其中,老年人首当其冲。
根据统计,我国9亿网民之中,60岁以上的网民仅占比6.7%。也就是说, 至少有上亿老人未搭上数字化的快车。
主流的App及网站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大多以青少年用户为主,甚少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复杂的条款,难以阅读的小字,以及繁琐的验证程序、授权通知,让老人手足无措。
智能化的配套也十分落后。市面上的老人机笨重如砖,只能支持最基本的通话,连微信都无法安装,更别提扫码和支付。当老人有需要时,还是得求助于他人。
而另一边,便利店只能移动支付,不接受现金;餐厅只能扫码点单,不提供纸质菜单;医院只能线上预约,不能现场拿号……走到哪里都是铺天盖地的二维码,老年人难以招架。
同样被遗忘的群体还有残障人士。据中国残联统计,国内残障群体总人数超过8500万。这意味着,平均16个人里,就有1位残障者。
自第一个触摸屏手机面世以来,视障人士就仿佛生活在另一个平行的真空之中。
微信红包功能,一推出就便受到欢迎,但这个功能也曾给视障人士带去深深的失落感。据锌财经报道,一名视障人士在春节时期,听到红包提示音此起彼伏地响起,但是打开拆红包的页面后,按钮没有被读出,红包无法被点开,他只能听着声音干着急。
“感觉自己被关进了小黑屋,屋子外面是别人的鞭炮声。”
这些不适用于高科技的特定人群,面对着技术堆砌的壁垒难以发声。而他们的需求却又如此强烈和真实:只是想和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被人需要和尊重。
科技平权,长路漫漫
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
- 标签:针扎女婴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