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冬泳:大爷大妈的健身传说
冬天到了,有人开始囤暖宝宝,有人一周三顿麻辣火锅,有人裹着棉被在沙发上看电视……
但有一群人不但在寒风中日日早起外出,还一言不合就光着膀子。
当穿着棉袄、捧着热奶茶的人们驻足围观、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时,他们已经一跃进还有冰碴儿的湖中……
没错,自古以来大爷大妈冬泳的民间传说,在每年的冬天,还是会准时出现。
相比起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城市中的中老年人更常出现在公园里黄蓝色的健身器材附近,或是播着广场舞音乐的空地旁。
而到了冬天,结冰的湖面也成了可以运动的去处。
有人疑惑,明明健身房温暖如春,设施齐全,不少地方也配有游泳池,还有专业人士加以指导,强身健体的效果也许还更好,为什么这些人会选择在室外冬泳?
这些冒着冷气、堆着冰碴儿的小池子到底有什么魔力?
也许,“ 强身健体” 已经不是衡量运动的唯一标尺。人们对于运动的选择,也被文化、社交等因素影响着。在健身房日益系统化、专业化的时候,有些人仍然热衷于更加“ 野生” 的运动方式。
冬泳,则是其中一种。
我和大自然有个约定
冬泳的特色不只是“冬季”。它一般是指在室外自然水域(江河湖海)中游泳,就是人们所说的“游野泳”。
游泳的场所本身就是两种健体文化的体现之一:游泳池更干净、安全,可以调节温度,连呛人的氯气味都是预料之中的;在自然水域中游泳,则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水面下的水草生物、没有固定的边界、不同水域的温差等让每一次冬泳都充满惊喜。
为了迎接这些惊喜,真正把冬泳视作生命中一部分的人,要早早做足准备:在几个月前的夏天就要有游泳的习惯,锻炼肌肉;天气转凉后,通过冷水淋浴,家里的洗澡间要成为训练场。
当用冷水洗手也逐渐变得难以忍受时,就到了去池边赴约的冬季。
降温后的第一次下水总是令人紧张又期待的。
人们站在岸边,做一轮热身运动,舀一掌冰水,往自己身上拍打,让身体逐渐适应水温。清脆的拍打声和泳友之间热情的问候不绝于耳,看热闹行人也选择在寒风中稍作停留,以便亲眼目睹温热的人体和寒冷的冰水碰撞的瞬间。
要下水了,泳者试探性地弹探出脚趾,缓缓从岸边的石阶往下走,身体就开始和冰冷的水进行密切的交谈。
37度的身体碰上突如其来的冷水,有些人会难以动弹,有些则感觉到全身像被针扎一般。面对水池如此热烈的问候,冬泳者只能深呼吸作为回应。
接下来每划拉一下,冰冷的水温都会不停地提醒身体和呼吸的存在。当像温度计一样的20个指头开始有麻麻的感觉,我们就知道,该上岸了。
等到从冰水中上岸,刺激的感觉还残留在皮肤表层,接触到空气的身体开始微微发热,这个时候需要马上擦干身体、进行一些不剧烈的运动,直到身体觉得舒适。
从冬泳前的夏季训练到激烈碰撞后的上岸休息,都是身体和周围环境协商的过程。
除了游泳场地,更加“原生态”的是冬泳者的设备。
公园没有储物柜,也没有洗浴的场所,该怎么办?所以,冬泳人不但要自带勇气,还要在矿泉水罐装暖水用于冲洗、带上毛巾擦拭身子。
冬泳的女士因为换衣服不方便,也有时会带上简陋的换衣篷。等到换洗好了,也没有什么高级的桑拿,人们趴在路边一个车库门上取暖,享受着太阳的照射,就算是日光浴了。
冬泳有时候会被认为是极限运动,挑战身体又挑战自然。
但其实冬泳的每一个步骤、每一秒钟都依赖于身体对于自然的感知,也依赖于对自身身体极限的认识;而在游泳之外,更依赖于一些不起眼的日常用品或可以被利用的街边设施。
这项运动充满着民间智慧和人天合一的境界。冬泳并不是征服,而是与环境的对话和共生。
以泳联谊
一个人的冬泳不能算是冬泳。跟所有运动一样,冬泳不只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个社交活动。
虽然它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运动,但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却是能博得会心一笑的爱好。
不少泳友们已经有十多年的冬泳习惯。在这些老人的壮年,运动设施还未如此发达的时候,江河湖海就是最好的运动场地;恰逢彼时毛主席横渡长江,更是带领了一波运动潮流,通过“ 野泳” 锻炼身体,便成为那一代人的时代记忆和习惯。
到了现在,比起去专业健身房的繁复,参与冬泳的金钱成本低,基本上一件泳衣就可以下水、一条毛巾就可以擦身。
但与此同时,它的时间成本高,有些人早晨就要开始准备,到了天黑就很难进行。白天空闲的奢侈,是一般的上班族所没有的。
退了休的中老年人,容易早起,为家人早起操劳一顿后,就来到水池边,和自己中年识得的好友相聚。
冬泳的过程本身也需要默契又灵活的协调。特别是在温度跌至零下的时候,水面已经结冰,这时,冬泳运动在开始前还多一些步骤,就是砸冰、凿池和捞冰,往往耗时数十分钟。
多人的合作让这个繁琐又耗费体力的步骤容易许多,也让当日晚来的人们能够享受凿好的冬泳场所。
等到凿冰的程序完成,人们也陆续来到池边。赶着办事的人们可以早一些下水,用水下的寒冷唤醒自己的一天。
人比较多的时候更是需要协调。在池子小的地方,由于安全游泳的范围不大,同时下水的人不能太多,人们也需要在岸上照看着彼此。
时间紧迫、冬日寒冷,脱衣、热身、下水的步骤要一气呵成,往往要看准时机才不会在岸上站太久着凉了,或在刚准备下水时发现另一位泳友也要走下石阶。
在水温特别低的时候,冬泳几分钟之内就要上岸。
条件如此“ 极限” 的情况下,人们还会轮流充当计时员的角色,看看是哪位能在冰水里呆最久。这些自然而然的默契源于中老年人长期的冬泳习惯和这个群体中自发形成的熟人社会。
也有更加有组织的冬泳团体,它们很多都是自发的、公益性的,需要时间和精力维护。在忙碌的现代社会,相对空闲的中老年人就会成为这些组织的核心成员。
很多人冬泳运动的参与者对这些组织都饱含感情。山西太原女子冬泳队的队长张增梅,甚至称冬泳队是“姐妹们…一个温暖的娘家。”
各地之间的冬泳爱好者之间也是熟识的。冬泳网论坛是其中一个各地冬泳组织者交流的平台。
和人们津津乐道的中老年人微信群一样,除了发布一些活动消息和冬泳知识,人们还会在论坛互相拜年、发出自己依据冬泳主题改编的诗歌和流行曲、分享健康状况,配上特大亮红的字和“ 你真棒” 的表情包。
人们对于彼此的赞美和祝福毫不吝啬,或许是中老年人闲下来后通过爱好在网络上找到的另一片社交天地。
虽然冬泳不是什么新事物,但冬泳人的热情仍然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奇葩”。特别是在冬泳的主导人群都是中老年人时,人们对这项运动“落后”“不科学”的刻板印象更加根深蒂固。
面对这些质疑,“冬泳人”也因此更团结,不停地宣传冬泳的好处和背后的科学道理,还有冬泳所代表坚强、勇敢的精神,也破除着中老年人总是颤颤巍巍、没有活力的刻板形象。
自称“冬泳人”的背后,不只是在描述参加冬泳活动的兴趣,还有一种来自这个群体自豪感。
“冬泳人”的归属感并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这项运动很大一部分源于个人强身健体的目标,但从在日常冬泳中的相互配合,再到组队比赛、建立社群,个人与泳友、与群体逐渐产生感情。
这些自发又纯粹的联结和追寻到的独特身份,也许不是在健身房私教课中可以寻得的。
结语:冻并快乐着
冬泳虽然是一个小众爱好,但冬泳人的身影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在一些北方城市,大爷大妈的冬泳传说,已经成为了地图上没有标注、但必去的景点。
去年上半年由于疫情,人们不得外出,既无法参与冬泳运动,也无法欣赏到冬泳运动。现在又到了冬季,各地的冬泳文化节开始举办,结冰的湖面也逐渐被凿开。
一片白的冬天,总少不了一群身上冒着气、啪啪拍打着身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入水中的冬泳人。
健身房固然舒适,但冬泳运动中人与自然的联结、人与人的温情,也许更能让我们在寒冷冬日中感受到珍贵的温暖。
1.打响“ 冬泳文化” 品牌:我们一直在路上. 央广网. 2016年11月2日.
2.健身房没有老年人,但老年人的运动热情并不比年轻人低. 2019年10月8日.
3.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冬泳锻炼应从夏天开始. 2013年11月15日
http://www.jstks.org/info.php?cid=9&id=3405
作者:苏恺晴
编辑:林野
你可能还喜欢:
给社长点个 在看
- 标签:慢四歌曲大全100首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