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卡月饼券中秋遇寒流 “黄牛”再也牛不起来了
明天,我们将迎来中秋小长假第一天。
早几年,有一个特殊群体几乎天天盼着过节,那就是大大小小的“黄牛”,由于公款消费送礼之风盛行,节庆前后,“黄牛”们的生意会迎来“红火期”,行情好的时候,一个“黄牛”一年就能赚十几万甚至几十万。
而这两年,在中央狠刹公款送礼之风的强有力震慑下,“黄牛”们再也牛不起来了。
今年中秋节,杭城“黄牛”们的日子过得如何?这两年里,他们曾经红火的“生意”出现了怎样的巨大落差?
让我们来听听三位老牌“黄牛”的故事。
往年:礼品回收一年能赚10多万
今年:上个月只收了三条“软中华”
郑伟的小卖部开在杭州皮市巷,离世纪联华庆春店不足200米。
这样的小本买卖,他已经做了十多年。
2006年,大超市开到了店门口,精明的他给自己加了一个副业:礼品回收。
从一开始的超市卡、购物卡、烟酒到后来的虫草燕窝等保健品,郑伟的回收“礼单”越拉越长。
“行情最好的时候,还是在三四年前。”说起那段时光,郑伟两眼放光。
“像我们这种做小买卖的,除了进货,一般不会在店里放大量现金。”郑伟说,可自从干上了副业,店里放上几万甚至十几万现金都再正常不过,为此,他还专门买了一个保险箱。
“为什么要放这么多现金?因为钱流动快啊。”郑伟说,以往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光是收进的超市卡和购物卡,面额就有好几万。
“收进这么多超市卡和礼品就不担心销路?”这个问题,郑伟以前从未担心过。
“入手快,出手更快,当天收进的东西,最多不超过三天,就能转卖出去,从中赚取差价。”郑伟清楚地记得,四年前,回收生意到达了巅峰,那一年,他的小卖部赚了十多万,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礼品回收。
可是好景不长,从前年底开始,礼品回收市场的行情急转直下,而今年似乎到了一个“寒冬”。
他在纸上罗列了目前的回收价目表:杭州大厦、银泰购物卡9.7折;世纪联华、乐购等超市卡9.3折;软中华550元/条,硬中华370元/条;优质虫草每克100元……
“今年,各类超市卡回收价格下降了两三个点,收进来的高档烟越来越少,上个月只收进三条软中华,像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就更少了。”郑伟说,原本中秋节前后月饼券和大闸蟹券很多,但现在几乎看不到影子。
闲着没事的时候,郑伟会和同行们聊天,“反思”一下到底为什么今年行情那么差?累成“老黄牛”也赚不了几个钱,讨论出来的一个结果是:“上游”越来越紧。
“我有个朋友在机关单位工作,以往逢年过节,单位发各种卡和礼品券,他转天就来我这里出手了。”郑伟说,可是今年以来,他还没接过这个朋友的生意,现在的“客户群”主要集中在企业,买卡大都是作为员工福利。
往年:公款团购月饼券占大头
今年:月饼券销量少一半以上
余乐的店开在杭州三墩路上,店不起眼,主营的业务平台还是在淘宝上。
这个淘宝店是他5年前和朋友一起开的,之前他一直在杭州一家大酒店打工。现在平时接接酒店里会展的活,到了逢年过节,也倒腾月饼券和大闸蟹券。
“在我这里可以买到杭州许多大酒店的月饼。”余乐说。
那么买家都是谁?他说的很直白:“今年都是私企老板,一般来说都是作为员工的中秋福利,价位都在200元以下,比较实惠。而往年大都是单位公款团购,他们不看价位,只看包装。”
尽管如此,余乐还是明显感觉到,今年的月饼券销量明显下降,和前两年相比,至少少了一半以上。
“现在很多单位都不会像以前那样有大把大把的月饼券了,所以流通到市面上闲余的券也就少了。生意难做,我们只能以更高的回收价回收,中间只有不到10%的差价,利润空间太小了。”余乐说,原来一起做了多年的同行今年都转行不做了,有的人甚至到现在都还没开张。
另外,今年大闸蟹券也不好卖,到现在只卖了1000份左右,而往年中秋节前后,至少能卖出4000多份。
一是因为今年中秋节有点早,大闸蟹好多还没到季节,品质一般。另外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公款送礼管得严,往年那些买蟹券走关系的单位,今年都不敢送了。
往年:一张购物卡至少赚10元
今年:现在连5元都赚不到
徐卫的礼品回收店,开在武林小广场附近,一般如果要收购,他会把顾客约在附近的万向公园。
头发斑白的他,做生意时,总是背着个斜挎包,手机不离手。
他曾经在冬虫夏草店干过,所以熟识冬虫夏草,一般回收人不敢轻易回收的冬虫夏草,他就有胆子收。
现在,他一个人单干,主营名酒、名烟、购物卡、虫草等的回收和出售。
他坦言,与前几年相比,今年购物卡卖的人少多了。
为了回收到购物卡,早在中秋节一个月前,他就四处联系老客户,可得到的回复都惊人的相似:“今年,单位里都不发购物卡了,也没人送了,就算有人送,也不敢收了。”
无奈之下,徐卫只能抬高回收价格,“之前都是9.4折,今年只能抬高到9.6折。没办法,今年的卡特别少,只要有卡基本都‘吃’下。”
“9.6折买进来的卡,9.65折卖出去。一张购物卡一转手,连5元都赚不到,而往年少说也有10多元。”徐卫一脸茫然:“明年估计这生意是做不下去,我得转行另谋生路了。”
(文内“黄牛”均系化名)
(见习记者 李攀 俞吉吉 金洁珺 记者 黄轶涵)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