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驿老先生昨日驾鹤去 郦学从此少知己
“先生一生不喜欢麻烦别人,所以爽爽落落地去了。”陈桥驿先生的学生、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范今朝说。
昨天(11日)11点16分,当代杰出历史地理学家、郦学泰斗、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没有过完温暖的小年夜,在杭州匆匆离去,享年93岁。
陈桥驿一生,堪称传奇——10来岁就醉心《水经注》,出版各类著作逾70部;曾参加“青年远征军”,任英语翻译;90岁高龄记性超好,每天写4000多字年谱。2012年7月,陈桥驿曾接受本报记者的文脉专访(详见2012年7月13日D1~D3)。
陈桥驿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月15日上午9点在杭州殡仪馆举行。
亲人友人学生哀而不伤
他没有痛苦地离开了
“我家的小狗会算数,还上过美国电视。”每次见陈桥驿,他都要情不自禁夸夸身边那两只上蹿下跳的小狗。一只叫Bark,另一只叫Meimei。
昨天,当记者捧着一束百合,站在陈桥驿家门口时,听到的,是两只狗狗“呜呜”的呜咽声。这是从住在陈桥驿对面的女儿陈可吟家传来的。“它们知道爷爷没了。”陈可吟抱起小狗,“乖,爷爷到奶奶那里去了。”
傍晚,阳光和煦,陈可吟独自在家。而其他家人,则都在外面料理后事。
“10日早上,他一直躺在床上,没起来,当时还说下午要起来晒太阳。可是下午就不对了,赶紧送进医院。医生立刻就开了病危通知单,说心脏、肺和肾脏都衰竭。”陈可吟指着桌子上一堆日用品,“这些,是本来准备送到医院去的东西。”
清秀可亲的陈可吟眼含泪光,却哀而不伤,“父亲就是年纪大,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咳嗽,心脏不舒服,脉象比较弱、比较乱,属于老年病。”
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接到陈桥驿病危消息,心急火燎地赶往浙一医院,“但还是晚了一步,没有送他最后一程,至为遗憾。看到先生安详的遗容,我想他应该是无痛苦地离开的。”
“去年8月和10月,父亲都因感冒等小病住过医院,医生护士都喜欢跟他谈天逗趣,他一好转就立刻要出院,”当陈可吟前天把陈桥驿送到医院时,医生护士们还开玩笑说,“哎呦,老先生又来了。”
跟陈桥驿住一幢楼的陆坚,是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秋天的时候,陈先生还每天到楼下散步,总是穿着睡衣,我们劝他,要多穿点,他总说自己身体好,不以为意。”
上个月,范今朝去看望陈桥驿,“他拿着书在看,还会写些条子,上面是他的读后感。”
“他是安静地走的,只是太突然,没有留下什么话。”陈可吟怀里的两只小狗,眼泪汪汪。
陈桥驿是个地名
先生的一生都和地理有关
2012年的7月,本报记者去陈桥驿的家,专访了老先生。
90岁的陈桥驿,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背后是一满墙的书柜。茶几上,书也堆得层层叠叠,“像个丘陵”,陈桥驿抬起手指了指,微微笑。
看到记者听他的绍兴话很费力,老先生飙出一长串英语,还是字正腔圆的伦敦腔,“我北方的学生不太习惯我的绍兴方言,我就跟学生讲,现在开始,我用英语给你们讲课。”
兴之所至,老先生脱口而出一段《罗蜜欧与朱丽叶》的英文对白,看到记者的惊喜,他得意洋洋。
靠墙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大地球仪,上面蒙了浅浅的一层灰。“我很少用,那里的山川河流,都在我这里。”陈老用食指,轻轻戳了戳脑门。
上世纪五十年代读书的很多人,可能都还记得,当时上地理课时,有一本小册子叫《祖国的河流》,是颇为流行的参考书。这本4年内再版了9次的书,编者就是陈桥驿,这也是最畅销的地理书之一。
这本《祖国的河流》以及《淮河流域》、《黄河》,都是陈桥驿基于《水经注》的研究而写就。当时的陈桥驿,仅20多岁。
也许是冥冥中有注定,陈桥驿是个地名,而陈老的一生,也都与地理有关。
他研究历史地理学、郦学(古今中外研究《水经注》的著作极多,由此形成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因为是郦道元所著,所以称为郦学)、地方志、中国古都等等,成就卓著,许多专著和论文被翻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
他谦虚地说,“我出过不少关于《水经注》的专著,海内外都有版本。这不是我的成果,这是《水经注》本身的成果,我只不过是发现了其中的价值。而这些发现,带给我常人难以想象的乐趣。”
如今,蒙着浅浅一层灰的地球仪还在,那上面的山川河流,可曾知道,一位传奇的老人孑然离开,为中国历史地理界留下了永远的哀伤。
陈桥驿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原名陈庆均,浙江绍兴人,1923年12月10日年出生,浙江大学终身教授,我国当代著名的宁绍史地研究权威、“郦学”泰斗。
陈桥驿在历史地理学、郦学、历史地图学、地方志和地名学研究、城市研究、古都研究以及翻译等方面造诣精深,成就卓著,出版各类著作逾70部,各种著述共计2000余万字,不少专著被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记者 王湛/文 魏志阳/摄)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