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浙江新闻  社会

又是高息分红老套路 宁波数百老人被骗5000万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8-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慈溪东瑞大厦的二楼,狭窄的楼道里,挤满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的拿着板凳,有的背着包,一脸无助地望着一扇紧锁的大门——慈溪君悦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这些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这家公司的“投资人”,少的投资五万,多的高达300多万。可一夜之间负责人集体失联,卷走了宁波老人们5000多万的血汗钱。     丢下年均60岁的“投资人”们     号称每月分红的公司关门了     60岁的吕婆婆,是其中一位“投资者”。今年6月,她被邻居拉去听一个有免费礼品拿的讲座,说的就是这个“君悦酒店公司”。     讲座说,这家君悦酒店公司在全国各地连锁开酒店,现在要在慈溪开一个酒店,希望大家能够投资,这样每个月能有分红拿。现场还搞了游戏,投资2万就能砸金蛋,金蛋里面都是现金大奖。     听讲座的是清一色的老年人,临走时每人还发了一条毛巾。     当时,很多人都当场投资,吕婆婆也存了12万,还和公司签了“借款协议书”,约定利息一分五,明年6月到期。当时公司还给了她一个分红本,说是每个月都能去公司领利息。     自从加入了“投资人”行列,吕婆婆每个月的行程就很满,一个月至少要开2次会,除了有礼品拿,还有机会免费旅游。每次开会,都有更多的人投钱进去。     83岁的叶爷爷,也是一位“投资人”,去过南京、莫干山、象山等地旅游。这其中,南京旅游的那回,是存了5万元才获得的名额。     还有很多老人,是被小区收到的宣传单页吸引来的,说这家公司送免费旅游。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可领了四个月的分红后,等吕婆婆去拿10月的分红时,发现公司关门了,负责人的电话关机。     “这都是我养老的钱啊,怎么办!”吕婆婆的眼睛都红了。     在现场,记者注意到,这些投资人平均年龄都是60岁以上。根据初步统计,慈溪地区有近300人参与投资,金额高达3000多万;而整个宁波人数更多,金额约5000万。     目前,这些老人已经报案。     协议的抵押资产是租的     余姚也有老人被骗     昨天,记者赶到了东瑞大厦时,君悦公司的办公室大门紧锁,屋内一片狼藉。隔壁一家印刷公司的工作人员说,这家公司前年就来了,跑路前贴了一张公告,说公司休息三天,然后就关门了。     在他们眼中,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都很年轻,流动频繁,“生意”客户都是老年人,“我也没看他们有什么业务,凭什么能给这么高的利息!”     公司关门了,根据协议,公司资产是当时协议的抵押物。抱着一线希望,昨天,记者和部分投资人赶到了寺山路的绅品酒店。据说,这是当初用老人们的钱投资建造的。     但到了现场,酒店也是大门紧闭,门口还贴着一张“腾房通知书”,说酒店是君悦租的,因拖欠租金(房租54万元一年),房东要收回房子,责令君悦公司在11月13日腾空所有房屋。     而在余姚,据说是该公司连锁经营的余姚绅品酒店门口,一群老年人也围堵了大门:200多人被骗了2000万。酒店的前台说,余姚酒店的证件还没完全办出,目前还没开业。虽然租期有五年,但因为君悦只付了一年的房租,也快要被收回了。     慈溪警方已立案     负责人被网上通缉     昨天采访中,投资人给记者提供了一张名片,说是慈溪、余姚两地的负责人范总。     记者尝试联系上了范姓负责人。     结果她告诉记者,她也是受害人,在余姚投资了25万,慈溪还有20万,目前已经去余姚经侦大队报案了,“10月8号的活动,我也充了5万,有发票的,如果早知道出事,我肯定也不充了。10月21号我还去过公司,公司欠了3个月的工资没发。”     她说,现在老板跟其他同事电话都打不通了。     在电话里,这位范姓负责人说,她其实也不是什么老总,只是一个讲师,进公司才一年半;平时负责上台讲讲董事长的背景,公司的计划,酒店开在哪里之类的。讲课的材料和PPT都是公司提供,业务全都交给经理、业务员对接。     可现在,急红了眼的投资人并不认同她的话,证据是10月12日他们去慈溪公司拿利息的时候,银行卡钱不够,还是范姓负责人自己从钱包里拿钱贴的,“如果不是公司的负责人,为什么要贴钱?”     记者昨天从警方处了解到,目前,慈溪、余姚、宁波地区的投资人都已向警方报案,慈溪警方已经立案。     民警透露,该公司的负责人王某已经被网上通缉,是河北人,80后。     据投资人表示,除了君悦事件,近期慈溪发生了多起老人投资时间,包括了中央大厦的一家企业,用河北矿产开发的名义,骗了100多个老年人近900万元,还有香格大厦也有多个老年人被骗百万元等。目前,仅有部分涉案人员被警方抓获。     记者咨询了浙江煜华律师事务所孙佰军律师。孙律师认为,向不特定的人以高息吸收存款,在法律上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受害者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待公安破案后,可能追回部分赃款。记者 邹洪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