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浙江新闻  社会

法制新闻:典型化提升报道品质

  • 来源:互联网
  • |
  • 2018-05-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这是新闻立足的根本所在。所谓真实,除了新闻内容的客观,还包括新闻对社会本质的反映。法制新闻主要反映的是我国的现状,因此,要做好法制新闻报道,其基础和前提就是对中国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否则,其客观性就无从谈起。

  与法制有关的新闻题材和新闻线索每天都会出现,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种社会倾向,如人们对贪污案的关注,反映了的严重和人们渴望正气的愿望;保险企业在保险理赔案中的屡屡败诉,反映了保险业的急功近利。作为新闻记者,要善于做好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工作,发现和挖掘其中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事例。

  “执行难”是法院工作中存在已久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些人欠债不还、不愿履行法律义务的现状,“老赖”因此成为诚信缺失的典型。新闻对“执行难”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法院的工作视角出发的,也就是说,法院的执行针对的是不愿履行判决义务的行为,而实际上,更多的债务人在法院判决后都履行了相应的义务。但在法院看来,主动履行是一种常态,所以对此不予关注,而新闻的关注点往往也在非常态的事物上。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对法院“执行难”的反复报道和强化,在读者看来,这种本来常态的内容反而变成了常态,并因此造成一种错觉:所有人都欠债不还。

  我们认为,法制新闻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报道,如果只专注于对“老赖”行为的,并无助于缓解“执行难”本身,而且,这样的报道并不符合实际,所以,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报道应跳出原有的思,寻找和选择新的题材。按照这个思,我们通过采访中发现了一个线索:宁波一家基层法院判决一男子归还某银行50万元贷款,但这个生意失败的被执行人并无能力。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男子的老父亲站了出来,要把自己的房子卖掉替儿子还账。老人有一个观念,银行的贷款属国家财产,不能受到损失。我们写了一篇700字的消息,报道了老人卖屋还贷这件事,对此,读者反应强烈,称从这起执行案中看到了人性的,显示了普通百姓金子般的品质。

  真正有分量的法制新闻作品,其所关注的并非复杂的案情,更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种“热闹”和“精彩”,而是的冷静分析和判断。从这个角度上说,在面对一个与法制相关的新闻事件时,通过由表及里的分析,发现背后的内容更加重要,也是一个法制新闻记者的显示。

  由表及里反映的是一个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这里,事物的本质是矛盾的主要部分,只有抓住了本质,才能有效事件的全体和主流。法制新闻采写中的这种由表及里过程,实际上是按照新闻的规律,对一个题材进行典型化处理的过程,其中,有所取舍,放弃非本质的东西,领会问题实质并作总结、归纳和强化是关键。

  2005年7月25日深夜,宁波城区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一位来自外省的出租车司机被歹徒。由于歹徒作案时极其,此案引起整个行业的关注。一年后,凶手,法院在这起刑事附带民事案的诉讼中,判决被告赔偿死者家属17.5万元。但由于凶手,这一民事赔偿实际上并没能实现。

  两年后,陷入困境的死者家属提起了一项诉讼,要求出租车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理由是对方没有在出租车上安装防护栏,造成了凶杀案的发生,但这个诉请因明显缺乏法律依据而被法院驳回。许多在报道此案时都将重点放在了双方的争议上,并强调称,死者家属的虽值得同情,但告出租车公司显然是弄错了对象。

  我们在处理这个案件时,想到了一个问题,家属明知理由不足为何还要起诉?原因是陷入困境的家属实在找不到能够承担责任的对象。我们在采访法院刑事庭后了解到一个令人的事实,许多刑事案的人都没能获得赔偿,并因此在上、上和经济上遭受了多重的打击。所以,这起案件实际上反映了刑事案件人难以获得经济赔偿这一现实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是我国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一位著名刑事法律学者告诉我们,关于刑事案件人无法获得经济赔偿的问题,法律上至今没有明确的。我们在这个报道中介绍了刑事案件人难以获赔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原因,并强调了专家和我们对此的认识,即成立公共的保障机制,人利益。这篇文章发表后曾被多家法制类专业报刊转载。当年年底,宁波市中级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司法救助基金,向获得胜诉但却无法获得赔偿、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帮助,其中重点受助对象即为刑事案件中的人。

  从新闻实践来看,新闻角度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挖掘的角度和表现的角度,前者是从题材意义而言的,后者则从具体的写作方法上予以强调,两者互为关联、互为补充。我们这里所指的角度更着重于后者,即当新闻题材确定以后,如何寻找到最佳的切入点,确保把新闻写得更加独特和鲜活。

  新闻的典型化强调的是新闻个性的意义,在法制新闻的写作上,寻找合适的角度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因为法制新闻虽然数量众多,但最后的落脚点都归于法制进步和依国这两大基本主题上。因此,角度和切入点不但决定了一篇法制新闻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决定了其能否更有个性地表现这两大主题。

  所有的新闻都是需要以事实说话的,所以,角度的选择必须从具体的新闻事实入手,而不是从某个概念出发。找到了合适的角度,实际上等于找到了切入和新闻脉络的出发点,由此出发,我们才能顺着事实探寻结论,水到渠成,一气呵成。

  是法制新闻经常报道的一个内容。有一次我们到宁波一所采访,在活动时,我们在的走廊上看到,有个20多岁的年轻人正伏在一张矮凳上一笔一画地写字。我们很奇怪,为何不在桌子上写?这个来自贵州山区的年轻说,他只读过两年小学,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就是伏在小凳子上写字的。通过两年时间的学习,他认识了1000多个字,现在正在拿初中文凭。他家人接到他亲笔写的第一封信时,不相信这是事实,在探监时专门向管理方求证,获得了肯定的答复后,家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贵州小伙子伏在凳子上写信的这个细节给我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这不但是正面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政策的极好题材,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角度。我们据此写成了新闻《小伙狱中识千字,家属读信泪满面》,并将经过他同意拍摄的照片一同刊登出来,这篇极富个性的法制新闻作品获得了读者的好评,并在当年的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中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