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和那些发言人们_新闻中心_腾讯网
在中国庞大的新闻发言人群体中,明是一个奇特的人,他的每次公开,几乎都成为众矢之的。甚至经常有公开的评论要求教育部撤换他。18日,他离职履新,赴任语文出版社社长。但是那些发言人的故事还在继续…
记者:“明是一个比较率真的人,在目前的追求噱头的下,在当下以少说为佳的文化中,他不符合一个的常规做法。他的身上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经常口无遮拦,混淆了个人观点和观点。” [详细]
记者:“敬业”,但明有时候会把台上的话都告诉记者,有一些在私合谈话的观点和内容被记者断章取发表,让明招致了很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他不够职业。” [详细]
国新办原主任赵启正:“作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他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理解是比较清晰准确的,他对教育事业充满感情,不会为了让自己的发言保持严密性而隐藏内心的想法,从而回答得滴水不漏、过于圆润。”
记者:他代表讲话,观念得比较多,容易成为人们的对象。 [详细]
在他看来,目前完成的培训基本上还是普及工作,参加完学习以后,“基本能够说话了,敢于跟打交道了。”但是“大部分新闻发言人说的话,还是照本宣科念文件…[详细]
王国庆:现在应该说已经及格了,只能说及格,因为总体水平是及格了,这么大个国家,我们那么多的部门,那么多的机构,只有几个新闻发言人在那儿发言的话是不够的…[详细]
王国庆:十分我想应该是满意、满意,作为也满意,三方面都满意了,这就该十分了……但是这个十分我想可能永远达不到。[详细]
外交上有一个常用的谋略,叫做“含糊”。“含糊”之妙在于进可攻,退可守,利于掌握主动,“致人而不致于人”。 [详细]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向国务院女发言人问了一个比较的关于柬埔寨的问题。对此,是这样回答的:“对此,我无可奉告。我们所声明过的就是我们的立场,我们的立场仍然像我们所声明过的一样。” [详细]
还有就是采用“不是回答的回答”之术来回避。在新闻发布会上,我们有时会听到发言人说“我们注意到了这一消息”。话只说了这一句,但却给人回味无穷之感。 [详细]
明:我希望有人说他曾经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前进努力过,曾经前进过,曾经开拓过。我随时做好从事另外一个工作的准备。我这人一直希望有过的经历更多一点。我认为人生的财富就是经历。我做这事已经5年了,一切变化都在意料之中。
原话:“对于包括资助困难学生这样大的国家政策,不去积极宣传,说浅了是,说深了是对国家政策的。”[详细]
原话:“我不认为中国的教育是失败的。我认为中国教育的与发展是成功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