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浙江新闻  社会

【文化人物】他与这片土地的情缘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1-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文化人物】

他与这片土地的情缘

衡铭文

  冯 勇

  “中山桥”“中山林”“中山路”……当我们在兰州的大街小巷漫步,会惊奇地发现,兰州城市建设中保留着“中山印记”。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既是对他的崇敬与纪念,更是对他思想与精神的继承。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孙中山思想的追随者与践行者——杨慕时。

  杨慕时,字斌甫。1889年出生于直隶省(现河北省)盐山县。清末考入张之洞创办的汉阳武备学堂,后又考入直隶高等商学堂学习。杨慕时求学期间勤勉刻苦,追求进步,与李大钊亦有交往。辛亥革命时期,接受革命思想,参加北方同盟会的活动。他于民国初年从军,在陆军部队中担任文职,后在冯玉祥所部任书记官、军需官。1921年起,历任潼关禁烟局长、河南省豫泉官银钱局(河南省银行)局长、北京育德学校校长、崇文门税关会办兼正阳门税务局总办、京汉铁路管理局局长等职。

  1925年底,杨慕时跟随国民军来到甘肃。历任甘肃省省府委员、财政厅厅长、民政厅长、建设厅长、民众运动讲习所所长、省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兰州中山大学筹委会和评议委员会委员等职。

  “莽权是国家珍贵的文物”

  1925年秋,甘肃定西一名农民发现了极其珍贵的新莽时代的全套铜制度衡器(也称莽权),此套新莽度衡器当时共出土八件,其中度器一件,即铜丈,铜丈出土时已经断成两截。衡器有七件,包括铜权五件,分别为三斤权、六斤权、九斤权、二钧权和石权;铜衡一件;铜钩一件。村民用小车推至兰州求售,被一位古玩商按碎铜价格以60块银元全部买去。后来北京古董商人以140块银元收购了铭文较多的铜衡和一件铜权。其余六件因铭文模糊无人识货,仍留在兰州的古玩商人处无人购买。这时有从北平来的几名外国人到兰州,有人向他们介绍这几件文物,他们有询价购买之意,此事被杨慕时闻知,深知这六件古器是我国珍贵文物,遂出银元800元,将这批文物全部买下,交存兰州民众教育馆,以供民众观赏与研究。此套新莽时期度衡器的出土,是中国考古史上一大发现,后引起考古文物界的关注。杨慕时及时收购莽权阻止其外流,捐献给国家,实为保护中华文物的义举。他曾对家人言说:“莽权是国家珍贵的文物,不能私人占有。并且出土于甘肃,应该留在甘肃,供甘肃民众参观和研究。”现在这套新莽度衡器分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二权一衡)和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三权一钩一丈)。

  “以兴利除弊为己任”

  1926年,杨慕时任甘肃省财政厅厅长,北方国民军的军需供给主要靠甘肃(甘肃省当时还辖有宁夏以及青海西宁等地)。他一方面整顿地方财政,厘定税制,强化管理,以保障北伐军需。为了革除赋税弊病,减轻人民负担,他主持编修《财政全书》,正如其在序言中所言“慕时起自田间,知其弊而不详其所以弊。民国十四年来甘,长财政厅事,即以兴利除弊为己任”。为了计划甘肃省财政收支,在主政甘肃省财政厅期间,他力推压缩公职人员津贴和办公经费,以保障北伐军需。

  另一方面,他又尽量照顾当地民生。在财政奇绌的情况下,按省府决定,克服重重困难拨款支援开办粥厂,赈济受灾群众。张寿龄老人在回忆杨慕时此时的工作时说:“当时国民军的饷糈全靠甘肃负担。斌甫先生担负此项重任,宵旰从公,筹办粮饷,繁而不乱,井井有条。因为他一向秉公办事,所以在如此军需浩繁之际,在财赋征集中,绝无苛求。这样,在他克尽厥职的同时,也保持了国民军的声誉。”他任甘肃造币厂会办时,注重造币质量,将银元含银量提高到82%。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