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受基础条件制约 恐代际传贫
(中国网事·锐话题)守着“富矿”仍在受穷如何摆脱“观念贫困”?
——记者夜宿月亮山腹地苗寨见闻
偏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新华社记者近期走访高寒地区月亮山腹地的苗寨,并夜宿苗家了解到,一些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善,有的苗寨坐拥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旧贫穷,有个别困难家庭陷入“贫困陷阱”,甚至可能会出现“代际传贫”。
月亮山最贫困片区:三分之一靠吃低保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是贵州省唯一一个地跨月亮山、雷公山的县份,苗、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据初步统计,2014年这个县地处高寒月亮山区的计划乡、八开乡、定威乡、水尾乡、兴华乡“吃低保”的人口约占三分之一。
计划乡加退村(现已与邻近的九秋村合并为新的九秋村)距离榕江县城70余公里,其中还有20余公里盘山路完全是泥石路,是全县最为偏远的一个村寨。早早吃过午饭,记者从榕江县城出发去加退村。
当汽车驶在蜿蜒的盘山路时,记者紧系安全带、手握把手,身体依然被摇来甩去,望着车窗外数百米的深渊,悬着的心丝毫不敢放松。由于路窄弯急,有几次迎面突然出现摩托车,紧急刹车让人惊出一身冷汗,遇到拖拉机、汽车,还要找一个相对宽敞的地方才能错车而过。高底盘的越野车绕过数座大山,经过3个多小时颠簸终于抵达了“挂在”山梁上的加退村。
“这里的群众,没技术、没文化,即使出去打工也语言不通,只能干些没技术含量的体力活,很难赚到钱。”九秋村副主任张永辉说,加退村220多户人家全是苗族,全部散居在大山梁上,世世代代靠天吃饭,以传统种植为生,四口之家1年能有3000元收入就不错了。
“上山似登天,下山到溪边,两山能对话,走路大半天。”这是当地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村民祝老和说,赶集要先下山、趟过河、再爬山,步行15里路到山对面的加鸠乡去。
夜幕降临时,记者又来到距离加退村约20公里的加宜村。走进村民蒙老八家,她正在火塘边添加木柴,浓浓的烟味熏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刚煮好米饭,马上准备糟辣椒煮白菜。”蒙老八说,老伴已经去世了,大儿子和儿媳在广东打工,除去花销也攒不了多少钱,现在还有3个孩子同时上学,生活压力很大。
据当地干部介绍,全村人均不足7分地,海拔高度差接近800米,全村582户中有460多户至今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的人家,操劳一辈子能在寨子里修起一栋房子,就已经算很不错的了。”加宜村村支书蒙正林说。
守着“富矿”仍在受穷 恐将产生贫困“代际传递”
晚上8时许,在蒙正林家吃过晚饭,围在炭火旁,他跟记者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加宜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村90%为山地,梯田均在25度以上,全是“腰带田”,既窄又长,错落有致,与连绵起伏的群山形成山水画,有万亩原始森林,是少有的“绿色资源”;同时,加宜村还是80多年前红七军翻越月亮山集中宿营之处,有“红色资源”;加上保留着众多原始的文化习俗,民族风情浓郁,堪称旅游“富矿”。
“然而,长期以来,崇山峻岭成为制约发展的‘拦路虎’。”蒙正林使劲抽了一口烟,无奈地说,“通往乡政府的油路也是去年才硬化,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但基础设施远远落后,连一家能吃住的‘农家乐’都没有,现在全村10个自然寨的路全是黄泥路面,晴天走一身灰、雨天更泥泞难行。”
次日清晨,记者走进坐落在山坡上的加宜村大寨组看到,多数群众住在使用了几十年、上百年的破旧木房里,有些已经成为危房。在吊脚楼中,很多村民还保持着“一楼喂猪喂牛、二楼住人”的原始生活习惯。
采访时,记者遇到一位村民在自家房子的一楼喂猪,他热情地跟记者打招呼。推开他家房门时,通往二楼的楼梯上突然飞出一只大公鸡,扬起一阵灰尘。
记者看到,这位村民家屋里没几样家具,1个电饭煲、1台旧冰箱、几个节能灯是他家所有的家电。1亩半田、8只鸡、3头猪、1头牛,加上每个季度1090元低保金是他们一家3口的主要生活来源。
“我儿子29岁了,个子矮、没力气、长得丑、没文化,还没找到媳妇。”这位村民无奈地说,“以后有没有姑娘愿意嫁,只能看运气了。”
当地干部分析说,很多村民本身脑筋不够灵活,加上对后代教育重视不足,很可能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延续。
“下猛药”拔除“思想穷根”“多条腿”走出“贫困陷阱”
记者走访的部分基层干部、群众认为,像加宜村、加退村这样的落后村寨要实现“弱鸟先飞”,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在自身加大造血能力的同时,更需要国家多方面支持。
首先,摒弃“等靠要”思想,激发困难群众内在自我“造血”功能。由于语言沟通障碍、交通闭塞等原因,一些年龄大的群众甚至从未走出大山,见识有限,仍存在“等靠要”思想。建议国家在加大低保、临时困难救助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规划、种养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帮扶力度,注重引导培养农民的“商品意识”,支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第二,加大农村道路、农村危房、电力改造等工程投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一些基层干群呼吁,对于像加宜村这样的“老、少、边、穷”地区,期盼国家及有关部门进一步给予倾斜政策,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弥补基础设施欠账。
第三,加快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更加注重解决移民群众后顾之忧。据了解,由于加退村条件恶劣,当地政府多次做群众思想工作,让他们整体搬迁,但难度非常大。
“他们最担心的是:搬迁后有什么工作?吃什么?”榕江县一名基层干部说,政府在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时,建议在尊重少数民族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住房、教育、就医等方面的措施,更多考虑创造与群众能力相适应的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加强移民群众的引导培训,真正让困难群众“搬得出、留得下”。
第四,加大教育投入,从根本上切断“穷根”。目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还有营养午餐,困难群众家庭压力相对较小,但高中阶段每名学生每月仅生活费用就要花七八百元,加上不菲的学费,这让不少家庭压力很大,很多学生被迫放弃学业。(记者杨洪涛)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