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引入长机制解决民生难题 文明城市创建群众唱主角
溧阳市区昆仑南和燕园交叉口,有一座占地35亩的街心花园,叫丁园,园里花草树木茂盛,高低起落的地势经巧妙设计后,亭台楼阁点缀得宜,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5月中旬的一天,记者走到丁园水榭附近,看到一位上了年纪的市民正用长柄网兜打捞水面漂浮物,他的袖子上戴了一个红袖箍,印有“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字样。记者与他攀谈后得知,他叫朱正云,今年64岁,以前当过农民,也在城里一家企业工作过。看到社区招募文明创建志愿者,他自告奋勇报了名。“今天还是我第一天当志愿者呢,我打算每天都来。”他说,口有了这么好的公园,他愿意每天来。
溧阳市区104国道和金峰之间,有一片空隙地,林木蓊郁,绿草如茵,一条小河横穿而过,河中种了睡莲和菖蒲等水生植物,河水清澈,一对年轻人正在这里拍婚纱照。溧阳市局党委副肖福海说,原先这片空隙地中间是个臭水塘,现在成了小游园。空隙地边上有一处漂亮的仿古建筑,细看才知道是公共厕所,而厕所的也是一位戴红袖箍的年长女性志愿者。肖福海说,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市区近50处临街绿地都成街心花园,并建成26个五星级公厕,几乎每个小花园和公厕,都有志愿者在照看。
两年多前,溧阳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溧阳市委蒋锋说,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除了要加大投入力度、机关事业单位要带头投入创建,提高群众的参与度、知晓率更重要,群众满意才是最大的满意。实践证明,让群众唱主角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有益尝试。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星频介绍,创建伊始,溧阳推出“长制”,每个机关事业单位的有关负责人担任城区某条的长。最初是上排题,然后是进店宣传文明创建。一开始,沿街的商户和单位对参与文明城市建设不太热心,长们很着急,在长微信群里讨论反思后总结道,要以心换心,而不是下达行政命令,否则群众就会有抵触情绪。比如简单地进入店家宣传,店家就会反感,因为这些宣传很可能与店堂的装修不相和谐,但如果由长单位制作一些牙签盒、餐巾纸盒等小礼品,在盒子上印刷文明创建的有关内容,赠送时仔细询问店家和居民有哪些困难、需要哪些服务,这样一来,店家和群众欣然接纳,变得非常配合,创建工作也因此顺畅多了。
溧阳城区建设的一处巷口有一个修鞋铺,铺主叫吴思清,今年49岁,是个残疾人,在这个巷口修鞋已有23年。不久前,队员找到他,告之修鞋铺的柜子和遮阳伞太破旧了,有碍市容,市里正在为边便民服务点统一制作柜子和遮阳伞,免费赠送,问老吴要不要,老吴当然要。几天后,崭新的柜子和遮阳伞就送到了。“想得这么周到,我们当然也要配合搞好市容。”老吴说。
解决民生难题,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中之重,老小区是其中之一。建于1987年的燕山新村,杂草丛生,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列入名单后,经过几个月的忙碌,楼房的外立面焕然一新,楼下的停车位整整齐齐,违建也不见了。小区里原有一片小树林,这次中也出新建了亭子,摆放了水泥桌和椅子。天气晴好时,每天有五六十个老年人在这里打牌聊天。住在一区12栋的金孝苟老人说,小区绿地多了,休闲场所也多了,大家都很满意,也自觉爱护这样的好了。溧阳市住建局副局长杭清林说,全市共有35个居民小区列入老小区名单,投入了4.29亿元。
市区2.7公里长的护城河是溧阳市文明创建中的标志性民生工程,为此投入了5.9亿元。后的护城河,堤上是古色古香的长廊,石拱桥如虹卧波;河堤“半腰”是可以供人散步的亲水平台,河水清澈。一位李姓市民对记者说,以前护城河的水,水质发黑,有一股刺鼻的气味,经过这里时都要捂住鼻子,没想到现在成了文化风景区。“这样的文明城市创建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我们当然,当然会积极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