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休闲生活  民生

总理记者会回应了哪些民生问题?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5-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就业压力如何缓解?减税降费从何入手?雾霾问题如何解决?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昨日,十二届全国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问题。李克强用两个多小时时间共回答了18个问题,相较去年多了两个。在记者提及的18个问题中,不少问题与民生紧密相关,李克强总理是怎么回答的?

  面对记者提的“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怎么办?国家准备怎么解决”问题,李克强说,中国有句古话:有恒产者有恒心。国务院已经要求有关部门作了回应,就是可以续期,不需申请,没有前置条件,也不影响交易。当然,也可能有人说,你们只是说,有法律保障吗?我在这里强调,国务院已经责成相关部门就不动产相关法律抓紧研究提出议案。

  在回答如何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等问题时,李克强说,简政放权核心是要转变职能,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推进过程中发现里面名堂多了,不仅是审批权,还有名目繁多的行政许可、资格认证、各种奇葩证明,让企业不堪重负的收费等。我们就是要在推进过程中让职能得到转变,把更多精力放到该管的事情上来。确实管了一些不该管、也不应属于自己管的事情,它了市场主体的手脚,降低了行政效率,甚至影响了的公信力。因此,我们必须进行,刀刃向内,我一直说要用壮士断腕的地加以推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甚至会有较大阻力,但是要相信我们有足够的韧性。

  李克强说自己到有的地方去看,在简政放权中一次封了108个公章,用一个公章代替。在前几年上,曾有人展示一个项目审批“万里长征图”,据说现在变成百里了,百里也不少啊!还要继续推进。我们要让不能任性,就得把那些不应该有的砍掉,有些涉及到部门利益,要压缩寻租的空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从中央一直到地方、到基层,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记者会上,有深圳提到去年10月李克强总理曾到深圳参加“全国双创周”主会场的活动。过去一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现在共享经济发展也很快,但也有人有不同看法,“双创”的热情会持久吗?

  对此,李克强说,这三年多来,每天平均有4万个以上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相当于每年新增1000多万个。我和有些外国的领导人,还不是小国,谈到这件事,他很惊讶,这相当于他们国家中小微企业的总量。“双创”不仅带动了大量就业,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它也是一场,因为它抓住了人这个生产力当中最重要的因素,让人的聪明才智和活力充分展现出来,让大家有改变命运、获得纵向上升的平等机会。它也创新了生产模式,许多新业态,像共享经济、分享经济、“互联网+”等,可以说层出不穷,这些新业态有的是新旧动能转换过程当中产生的,新旧嫁接,有的是老树开新花。总的看它适应了市场的需求,适应了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

  另外,新业态的成长也倒逼职能转变。这些新业态很多是过去未知的,有不同争议是正常的,我们还是要以的态度、包容的审慎监管,促使它健康发展。中国有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高技能的人才,与8亿左右的劳动力结合起来,能创造的财富,激发的能量是难以估算的,也会给市场,包括世界市场带来巨大的机遇。中国人民勤劳智慧,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就是要创造,让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持久不衰,当然“双创”和许多新事物一样,发展过程当中一些方面、一些企业会遇到曲折,但是大方向是正确的。

  有记者问:这几年雾霾成百姓心中的一个痛点,严重影响大家的生活,怎么样才能让持续的蓝天不再是奢侈品?

  对此,李克强回答说,打赢蓝天战是有一个过程的,目前治理雾霾重点针对燃煤、尾气排放、扬尘等,但今年我参加讨论的时候,有科学家说,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因素,雾霾的形成机理我们还没完全搞透,她说中国北方冬季的雾霾在全世界都是特殊的,科学家还要做充分的论证。国家为此将设立专项基金,不惜重金组织最优秀的相关科学家攻关,抓紧把雾霾形成的未知因素找出来,使我们治理雾霾更加有效。大自然的阴晴风雨不是人类能支配的,但我们可以支配我们的行为,可以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雾霾要治理,蓝天在未来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奢侈品。

  在十二届全国五次会议的总理记者会上,南都记者发现“就业”成了高频词,前后与就业直接相关的问题就有两个,如果算上记者的提问,整场记者会共提到“就业”33次。上任后,李克强对就业问题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在昨日记者会上,李克强面对一个就业相关的问题,甚至一度忘了翻译,想“抢答”。

  央视记者向李克强提问,今年会不会出现群体性的失业问题?李克强说,在工作报告所提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当中,有一项是抬高的,那就是今年我们要新增城镇就业1100万人,比去年的目标增加100万人。

  “我们完全有能力扩大就业,不会也不允许出现大规模群体性失业”,李克强说,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已经连续4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300万人以上,今年更是强调就业优先,就是要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把失业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随后,透社记者又再次问到就业问题,关注的是去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问题。他选择了一个更小的角度切入,问李克强“如果我是一名矿工或是钢厂工人,我能在本省找到什么样的新工作呢?今年预计哪些部门会出现工作岗位增加?”

  李克强说,去年有72万去过剩产能过程当中的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当然,还有一些职工因为多种因素没有到新的就业岗位,包括有的职工和企业有比较深的感情,想多留一段时间,但他们的生活都是有着落的。

  李克强介绍,今年去产能还要扩大到煤电领域,加上去年一些还没安置的职工,累计可能会有近百万需要安置。我们的办法还是创造新的岗位,因为我们在推动发展新动能。“如果你是一名煤矿工人,这个矿被淘汰,或者暂时停产了,我看你有很强的、灵活的就业能力,我你到新动能去,或者到老动能当中产生的新职业当中去”,李克强直接回应。

  实际上,总理对就业的看重在多个场合都有过明确表示。据中国网报道,在一次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曾透露,他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先看两张“汇总了上百个经济数据的表格”。而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就业”无疑是总理最关心的指标之一。

  在今年1月一次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把“保障就业”称为“最要紧的责任”。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1314万人,超额完成了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4个月在5%以下,达到近年最低点。就业政绩的出彩也成为结构调整、增速下行的中国经济真正的“晴雨表”,“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李克强曾说。

  李克强2016年考察人社部时强调,就业信息对判断整个经济形势至关重要,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我们发展经济,最基本的还是保障就业。有就业就会有收入,老百姓就能实实在在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

  在回答完中外共18个问题后,总理记者会已经将近2小时。主持人正要宣布由于时间关系,发布会就将到此为止。这个时候,中国消费者报一名男记者大声提问,希望总理能在“3·15”这一天给消费者说几句话。

  李克强站着回答这个问题说:“我和大家都是消费者,都需要权益,用网络语言说:我们要给优质产品 点赞 ,把不良奸商 拉黑 。大家共同努力,让我们的优质产品一天一天多起来,让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第19个问题是昨日总理记者会上的唯一加问,也成了这场发布会上最应景的一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