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娘下部百度影音油气改革获阶段性突破:管网独立 引入第三方市场机制星际ol2
别了垄断 油气改革又进一程
李静
一场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的油气体制改革,在近期有了最新进展。5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部署了八个方面的重点改革任务。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改革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提升集约输送和公平服务能力。
目前我国油气产业,上游勘探开发领域市场化运营正在试水,下游交易环节也在步入正轨,唯独中游管网环节一直是横亘在油气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本次《意见》明确指出,要分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完善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油气干线管道、省内和省际管网均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这意味着长期由“三桶油”等垄断企业把持的油气管网终于有了阶段性的突破,逐步过渡到以国有油气公司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
事实上,加快管网独立,引入第三方市场机制,使更多的竞争者参与进来,不仅是推进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意”,更是事关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
油气改革串联着各级城市、投资规模以数百亿、千亿计算,关联着千家万户,数十个产业的兴衰迭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因为此,引进民营企业参与,不仅有利于对冲当下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市场参与度的提高和竞争性释放也有助于激发油气企业的创新力及活力,充分保障国际、国内资源利用能力和市场风险防范能力。
尽管本次《意见》颇为真诚,也分批、分步骤公布了如何面向第三方市场开放,但基于油气产业关系错综复杂,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环节资金密集,利润回报丰厚,如何保证民营企业能够顺利参与到油气改革中来,就成为了本轮油气改革的重点问题。
在过去十几年里,有关打破管网专营局面,推进管网独立、管输分离、理顺管网运营等油气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和呼声一直未曾间断。国务院也曾在2010年5月13日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中提出,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但最终都以收获外界“雷声大、雨点小”的评论而草草收场,未见实质进展。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油气行业天生属于高风险、高投资领域,民营企业因受困于信息不对等、资金不足和抗风险能力差等原因迟迟难以“插足”,另一方面,油气产业链上、中游利润最丰厚,也是垄断企业迟迟不愿“撒嘴”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日趋走低,“三桶油”依靠补贴、借贷、发债的日子越来越难以为继;油气领域核准难度大、周期长,影响项目建设;政府主管部门作为政策制定者也是执行者,缺乏专门的监管机构和监管法律框架;管道建设运营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都影响了油气改革的长期发展,此时,还不放开市场,再难单独撑起油气产业利润翻番的盘子。
综上,盘活现有资产,用市场化的方式打破垄断,引入平等的竞争者,是政策制定者以及“三桶油”在新蓝图面前必须应对的挑战。
这方面,铁路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在铁道部建立中国铁路总公司这些年,政企分开,理顺了铁路与国家的关系,带动了高铁的全面发展,各种运输道路的开通不但遍布大江南北、更由此走出国门,带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使得一批内陆城市转型为外贸城市,激活了当地贸易行业的发展。
一家独大、难以为继,只有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满盘皆活。在这点上“三桶油”不妨拿出一些气魄,放开一些优质资源,让利于更多民间资本,政府也不妨在《意见》的基础上,给予民间资本更多实质性保障。在保障其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的前提下,支持民营企业搞一些投融资模式创新、商业运营模式的创新,从而带动油气产业步入“一池春水”。
同时,民营企业也要加快步伐,除了与国有企业推进融合,不妨在技术、管理方面加快创新,适度引进资本的进入,增强自己在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和融资能力;淘汰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差的品牌,在人才引进上也要做到进一步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幻化“浴火重生”的改革空间,打破体制的藩篱,构建中国油气行业更有活力和更富竞争力的明天。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