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和谐之基情牵民生之本
一元复始,时乃日新。回首2017年,巴中就业创业工作步履,斐然。一年来,巴中夯实和谐之基,情牵民生之本,深入实施就业扶贫“一个工程”和就业促进、创业引领、技能提升、公共服务“四大行动”,全面推进贫困家庭劳动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就业局势稳定向好,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2017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4624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74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275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33.17%、130.49%和13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就业稳,民之本。我市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落实政策与完善体系并举、新增就业与稳定就业并重,千方百计提高就业的规模和质量,全力确保就业局势稳定。脱贫攻坚是巴中的头等大事。加快就业步伐,促进群众增收,是保障困难群众实现“两不愁”的根本所在。
一年来,市就业局按照突出重点、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的思,大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一年来,就业扶贫扶到了点子上——
基础数据更加准确。市就业局通过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动,对14.3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49.43万人进行调查登记,将25.17万名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就业需求、培训意愿情况录入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实行台账管理,动态更新。
帮扶措施更加精准。我市探索出村级就业扶贫站、村级产业、农村电商“三位一体”的就业扶贫新模式。始终突出技能培训作为就业扶贫工作的主抓手作用,努力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因地制宜、因事设岗的原则,大力开发贫困村地质灾害监测、护林防火、爱心妈妈等公益性岗位,对特困劳动力实行兜底安置,帮助其实现就业,有稳定收入;按照建立劳务往外输、加强供需对接往外送、抓劳务订单往外引、联系务工能人往外带、联谊劳务中介往外派的思,多渠道促进贫困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
据统计,2017年,全市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8853人,转移就业规模达9.4万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11%、376%;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983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6%。帮扶贫困家庭劳动力成功创业2318人,农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3153人,开发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公益性岗位3777个,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3620人,召开扶贫专场招聘会26场,送岗位下乡活动128场。
在加强就业扶贫工作的同时,我市还全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主要突出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过程中产生的失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依托职业介绍中心、社会中介机构和域外劳务平台,大力挖掘市内外就业岗位,积极开展岗位推荐、就业援助、就业指导等就业促进活动,充分满足城乡劳动者就业岗位和服务需求,促进其多渠道实现就业。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采取市、县(区)、乡(镇)、村(社)四级联动方式,将现场招聘活动举办到乡镇、农村。全市累计举办招聘活动9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7.8万余个,发放宣传资料20万余份,为近10万余名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劳动等服务。
2017年,我市还对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保障到位。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为全市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开辟绿色用工通道,及时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助力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2017年累计为成都泰美克、羽玺电子、三强药业等12家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招募员工300余人。
创业是就业之源。这一年,巴中以创业带就业,形成拉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如何提升创业的服务能力?我市狠抓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更多新生力量到省训练中心参加SYB培训,组织开展师资能力提升培训,邀请省创业团专家教授为我市51名创业培训进行能力提升培训,并通过大赛预选赛进一步驱动创业培训强化学习。
为了形成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我市积极组织省第一届天府杯创业大赛巴中赛区的项目报名、评选、参加省决赛、创业项目展等工作,选送9个项目参加省分组决赛,荣获省第一届天府杯创业大赛“组织”。同时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园提档升级,对通江县创新创业孵化园、置信孵化园两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进行了考核,将平昌东城物流园和秦巴电商产业园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进行考核评定。
一年来,我市创业扶持政策落地落实,收获满满:全年组织创业培训349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6.6%,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22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1%。为参加创业培训的3354名城乡劳动者兑现创业培训补贴355.6万元,为783名城乡创业者发放创业贷款8918.8万元,为369名返乡创业人员发放返乡创业(分险基金)贷款4914.5万元,扶持自主创业1152人,带动吸纳就业3218人。其中,为114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贷款1127.8万元,为49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培训补贴5.3万元,为222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补贴222万元。
一技在手,赚钱不愁。2017年,我市始终把技能培训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切入点,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着力完善培训机制,做实环节管控,强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培训事前、事中、事后等全过程实时监管,有效提升了职业培训质量,培训促就业创业成效凸显。
在培训方式上,我市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长班培训与短班培训、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务工技能与实用技术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在培训时间上,充分利用生产习惯和农闲时间,开设培训节假日班、农闲班。
在培训内容上,根据掌握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和企业用工监测信息,我市采取“市场需求+企业订单+培训就业”的“3+”模式选择培训内容。
在培训地点上,不断拓宽培训领域,把培训班开到乡镇,有条件的村、聚居点等地方,降低劳动者参训成本,实现参训零距离。
2017年,全市组织技能培训21967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456人,兑现各类培训补贴3260.23万元。
富民之道,惟在乐业。回顾2017,创业梦想从这里启航;展望2018,在市委、市的坚强领导下,就业“民生版”再度扬帆起航,载着全市人民的希望,向着“获得感”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