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他们亲自讲述广东足球的巅峰时刻
11月30日晚,广州宾馆得云宫高朋满座。在这个充满了广州人记忆的经典地方,广东足球届元老于此间召开一场“广东男足勇夺六运会金牌30周年纪念”的座谈会。
此次座谈会,由当年参与六运会广东男足夺冠的领导、教练员、主力球员、人从各自角度讲述当年的故事,回忆昔日广东足球的真正的巅峰时刻,共同探讨广东足球今后的发展方向。
30年前我才32岁,当时广东队球员的平均年龄也只有22.2岁。我记得决赛的最后10分钟,容志行十分紧张,自己走进了休息室根本不敢看了。
当时比赛结束后,《羊城晚报》希望我能写篇稿子记录一下广东队夺冠的全过程。我花了几天时间,最后写了一篇,结果在上以《这个金牌成吨重》为题,连载了11天。
当年广东队之所以拿金牌,最关键是上下团结一心,社会全力支持。另一方面,当年广东青训确实好。苏永舜指导、冼迪雄指导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水平很高。还要感谢当年省体工队一盘棋的思,他们把省市最优秀的球员都集中一起,组成了历史上最强的广东队阵容。广东足球要想重现六运会这样的辉煌,必须不忘初心,牢记,把广东的青训扎实搞起来!
当年广东队有最好的球员,也发挥了最好的状态。决赛90分钟,我有一个创举,就是11个首发打满90分钟,没有换人。六运会成绩好,关键还是我们7、80年代的人才出得多、质量高。当时全省足球界上下一心,真的很难得。
包括广东一二队、广州白云队、体工队,全方位给予支持配合。我其实认为,当年的广东队无论11人上哪一个,最后拿冠军的机会都很高。决赛的过程中,看台上很多领导都说要换人,我就不换到底。主要是辽宁当时打法很直接,简单从中强攻,我用郭亿军、谢志雄、张小文他们几个高大的球员去和对手硬拼。可惜当时有几个反击无把握住,否则肯定不止1比0。如快马廖友华不是赛前重伤,我们的反击威力更大。如果这场比赛最后输球,我要担负的责任就大了!
当年六运会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我们这个团队空前的团结。没有想到最后的决赛我们和辽宁队踢得是如此的激烈。但我们全队11人打满全场居然没有人抽筋!可见,当时我们教练组的训练和调整确实很好。在参加六运会之前,我们去韶关针对性集训一个月,让全队的体能有保障,决赛可以和辽宁这样的北派强队拼体能,不容易!
当时我第一次担纲广东队主力,是我人生中永远不会忘记的时光,也是我最值得的一段日子。我当时确实很幸运,首先感谢我在广州队友的师兄司徒炬、陈嘉宁的帮助关心,令我可以在甲级联赛占据一个。后来去到广东队,我又得到岳指导的欣赏,杨宁、吴亚七等大师兄的帮助也让我进步很快。
目前,广东人才确实有点滑落。不过,现在大对足球是好的,我们广东足球老中青三代只要潜心基层,真正做好青训,广东足球是再次辉煌指日可待。
当年广东队能拿金牌主要得益于当时集合了广东球员的全部精英,半支国家队。那个年代,国内足球最高水平的足球只有广东和辽宁之争。从决赛来看,我们占据绝对优势,当时我们的训练量很大,每天6点起来,一天三练、但都是为了广东足球争光,我们没有一个人叫苦。
那一届我作为边后卫成为最佳射手确实幸运,打了6场比赛,我只有1场无进球。决赛那个角球其实我们早有部署,我不过是在后点捡漏,伍文兵脚法好,开的落点好,我们按照战术进球很合理。
六运会确实是我职业生涯的最开心一次。30年前拿冠军之后的那一晚,我整晚睡不着。我们决赛全队没有1个人抽筋。当时的训练量很大,6点起床训练,科研所说不拿冠军对不起教练。当时我们广东队表现出来的绝对是一种霸气,这都是建立在训练之上,绝非偶然!
六运会的金牌应该归功于所有各方面的足球人士和球迷的支持。现在的青训和以前不同了,我感觉现在的小朋友太娇气,这需要我们青训基层工作者重新调整观念,要真正让小孩子从心里真正喜爱足球。
当年我们广东队无论体能还是技能,都处于自己最好的年龄,主力阵容26、7岁,我们每个人打完90分钟下来完全不抽筋,也不觉得累。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在韶关的休息、训练之中得很好,准备期充分,各行业的支持也是史上所罕见。足球的成绩不是斗出来的,是团结合作拼出来的,希望将来广东足球能真的传承辉煌。
从目前国家的足球大形势来看,这个六运会广东夺冠30年纪念的活动正得其时。现在中国成绩上不好,但我们足球人要发挥正能量。广东队在六运会能拿金牌,是广东省、市教练能力的体现,是球员的能力体现。
那场决赛,是广东省省长叶选平在赛前亲自来做动员。后来庆功,叶选平写了一幅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重头越!广东队当时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才拿到冠军。如果现在用当年的训练方法,可能现在的球员就要了!
六运会决赛之后,广东队几次被人检查,翻看什么的,但毫无问题,证明我们是实至名归。那次比赛的胜利,对整个广东足球界的振奋很大。对比现在,我们要思考:到底青训要怎样做?我觉得不是多人训练就好,没有提高怎么行?
30年弹指一挥间,我有三个感触:一个是我和广东队感情非常深,在所有广州记者里,采访过六运会如今仍然在一线年入行到六运会,我采访跟队没有漏过广东队的任何一场比赛,这是所有广东记者里唯一一个。
六运会是我职业生涯采访的第一个大赛。我是记录者,也是半个参与者。当年,我们长期跟队,大家都是一种情怀,不是现在跑中超的记者可以比拟的,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的过去。现在中国足球这么好的, 我们一定要传承正能量。很多东西需要好好总结。“忘记历史等于”,对于广东队的六运会夺金来说,不仅仅是记忆,有成功的总结,未来才有更多的成功。
六运会,广东队是真正做到“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一起用力。广东足球形成南派风格除了保持技术好的特点,技战术一直领先也是值得大书特书。“赢球靠进攻,夺冠靠防守”,六运会我们只丢了1个球,进球也最多,解决了攻守的矛盾,是现代足球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我们现在必须重新审视,搞足球如何在普及的基础上出精英、出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