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豪大亨们豪挥艺术收藏背后的资本行为
近几年,企业家从幕后走到台前,以非常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独到的手法介入收藏。有人将他们视为艺术品市场的搅局者,有人认为他们是当下及未来收藏界的主体力量。无论与否,这些大亨们越来越多地成为亿级拍品的主角,强势聚焦在艺术市场的聚灯光下。5月15日,曾巩《局事帖》再次创造个人书法作品拍卖纪录,以1.8亿元人民币落槌,加佣金为人民币2.07亿元,夺得当场拍卖头筹。而出手豪挥的,正是一位大咖级人物:娱乐圈大亨王中军。
在艺术拍卖场上,聚光灯下的可不止王中军一个,刘益谦、王健林、许家印、张锐、林明哲……这些大亨们的每一次出手,几乎都要把拍场搅翻天。我们发现,企业家的收藏有着诸多相似点:他们看上的一直都是拍场上最高昂且稀有的几件拍品;也追求一种“人有”的感。另一方面,随着内地收藏家们的视野拓宽,炫富早已经不是他们收藏的,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尊重、传承文化成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而他们在拍场上的一举一动,自然也成了业界观察资本动向的风向标。
中国富豪天价购买稀世藏品的背后,其动机无外乎资本洗钱、资本泡沫、资本转移和文化。也意味着中国富豪的资产配置,在向更合理的方向迈进;也可以理解为,他们正在引领中国富豪和中产阶级,从原始的物质资产囤积和消费,物质与资产多元化的积累和消费。
5月15日深夜,现身中国嘉德春拍大观夜场的曾巩《局事帖》再传消息,以1.8亿元人民币落槌,加佣金为人民币2.07亿元,再次创造个人书法作品拍卖纪录,一举夺得此次夜场拍卖的头筹。
而这件宋代文豪曾巩孤本《局事帖》的新主人,便是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
消息一出,网上即刻热闹开了,网友们戏称此件为史上最贵纸片。这件《局事帖》确实是够贵的,大小不到1平尺,全文内容为:“局事多暇,动履禔福。去远诲论之益,忽忽三载之久。跧处穷徼,日迷汩于吏职之冗,固岂有乐意耶?去受代之期虽幸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亦旦夕望望。果能遂逃旷弛,实自贤者之力。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专此上问,不宣。巩再拜运勾奉议无党乡贤。二十七日。谨启。”全文124字,有人做过统计,平均每字值167万元,有人形容一个字可以买两辆宝马了。
据中国嘉德春拍官微发布的消息,曾巩“124字”的墨迹为他62岁那年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距今已有936年,曾被历史上多位名人收藏。《局事帖》为镜心水墨纸本,29厘米乘以39.5厘米,也是曾巩唯一墨迹。
曾巩《局事帖》于1996年在纽约佳士得首次进行拍卖,以人民币450多万元成交,由此名闻天下。2009年11月22日,《局事帖》再次现身保利秋季拍卖会,根据公开的拍卖数据,以高达1.0864亿元成交,刷新了当时中国书法作品的拍卖纪录。此次时隔不到七年,《局事帖》重出江湖,再度重新拍卖,增值将近一个亿。
史料记载,曾巩的墨迹稀如星凤,至少在南宋时期就难得一觏。就连他的推崇者,晚他半个多世纪出生的著名学者朱熹(1130 - 1200),据说在五十年间才得以一见真迹。因此不妨乐观推测,这件《局事帖》当时是被人当做普通的公文书信一般处理,拿去印刷书籍了。一直到明代才被好事者发现,并由何良俊、项子京等人递藏,从此才焕发灵光奇气,流传有序,并在今天创造天价。
尽管王中军最为人所知的是电影大亨的身份,但他在艺术品领域的大方出手,使得其作为艺术品收藏家的新面孔开始为人熟知。事实上,王中军手上的亿元拍品已经有两件。
2014年11月4日,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举行。王中军以617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77亿元)拍下备受瞩目的梵高静物油画《雏菊与罂粟花》。这当时是中国藏家竞拍艺术品中的最高拍价。
2015年5月5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上,王中军又以299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55亿元)买下毕加索作品《盘发髻女子坐像》。此前这幅画的收藏者是王中军的同行前辈,即参与创办米高梅公司的好莱坞著名门庭戈德温家族。
最新入手的,便是曾巩的《局事帖》了。王中军三年收藏3幅重量级作品的价格就达到7.7亿元,还不包括其他的收藏。
肯花这么大手笔买艺术品,王中军个人的身价有多高?华谊兄弟2015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14%;利润总额为14.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9%;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9.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6%。
2015年,王中军的股东净利润赚了近2亿元。他本人持有华谊兄弟28923.76万股,占总股本的20.77%。尽管比股价高时缩水了近一半,王中军持有的股票市值当年也约为72亿元左右。
2014年以3.77亿元人民币拍下《雏菊与罂粟花》时,王中军接受采访曾承认,由于从公司领取的薪水只有几十万元,在2013年8月、11月中进行了三次减持,累计1500万股,套现5亿元,减持原因是主要为孩子工作、个人理财、投资新项目等,投资的新项目后期将会再注入上市公司。
与上次不同,这次出手买下曾巩《局事帖》前,王中军不仅没有减持股票,还增持了股票。5月3日晚间,华谊兄弟发布公告,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自4月25日至4月29日,增持公司883.5万股。增持后,王中军共计持有公司股份3.06亿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2%。
据报道,20年间,王中军共计收藏了几百件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藏品,熟悉他的人甚至称他的家是私人美术馆和博物馆。作品收藏以陈逸飞、艾轩、王沂东、杨飞云等中国写实画派代表人物的作品居多,看起来王中军更青睐印象派和当代艺术作品,而豪掷《局事帖》的行为多少也看出他的兴趣延伸到了传统中国字画。值得注意的是,王中军希望做终极藏家,这也意味着曾巩的这件孤品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难在拍场现身了。但《局事帖》不会是终点,已经有20多年收藏经验的王中军艺术投资还在持续。
王中军曾表示,在思考艺术收藏有没有更好的商业模式。有业内人士表示,文化在商业里常有魅力的产业,投资艺术品是最抗风险的。
王中军从小热爱绘画,很早开始收藏,偏爱印象派和现代艺术作品,但收藏过亿拍品是近年才有的事。王中军说,“严格地说,我并不是一个炒家,对大多数作品,我是一个终极藏家”。
当到访的朋友对王中军说“你家怎么那么像一个博物馆”,王中军总是喜悦非常,在他看来,没有比这最高级别的赞美了。王中军希望将来建一个小型美术馆,将收藏的艺术品都搁进去——这是他目前最大的理想。
在今天的中国,艺术品的增值,超过了所有藏家的想象。短短七八年间,整个中国艺术市场、经济和生活品质在迅速地发展。富人阶层的购买力也在越来越强。在中国艺术市场上,还有一个人无可回避,没有他的推升价格,不可能创出亿元天价。这个人当然是刘益谦。
刘益谦,1963年出生,曾就职于上海森林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迈尔福电工设备有限公司,现任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益谦是2008年十大新闻人物。2013新财富中国富豪榜以170亿排名第三十名。
今年的4月5日,刘益谦最终以2.7亿港元,拍到了张大千晚年巨作《桃源图》。作为中国收藏界最富也最的富豪,刘益谦的永远都能眼球。刘益谦曾一掷2.8亿元,气吞山河地买下一个御用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并用这只价值连城、布满包浆的瓷杯喝下一口茶,其气势也是无人能及。
挥资亿元买下“心头好”,这在刘益谦的拍卖生涯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位资本大鳄每年砸向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少则几亿,多则十几亿,是位名副其实的重量级超级买家。2010年,他以3.08亿元的天价拿下王羲之的《平安帖》,评论其凭一己之力拉升了中国艺术品的估值体系,带动了中国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
刘益谦、王薇夫妇于2012年投资2亿元,创办了名为“龙美术馆”的私人艺术馆,在上海浦东和徐汇滨江同时拥有两个大规模场馆,是国内最具规模的私立美术馆。两家美术馆都陈列着上至明清朝,下至现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
屡屡出手天价买入,刘益谦被质疑“靠炒作艺术品洗钱、避税”,其高价竞标是过度抬高作品艺术价值,并借由艺术拍卖进行融资。对此,刘益谦不以为然,驳斥“洗什么钱?我就是个开美术馆的土豪!”他说,今后仍将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为龙美术馆收藏更多、更好的作品。刘益谦说,自己买艺术品的初衷是收藏并不是投资,“收而不藏”,是他的收藏。
2014年4月,刘益谦以3630万美元的价格在苏富比拍下明代瓷器小件“鸡缸杯”。不久后,他用这只古董杯饮茶的照片被传到网上,引起争议。
“越贵的东西越有人争,越有人争的东西越是好东西。”这是刘益谦投资艺术品的简单逻辑。“我有20年的收藏经验,同时也有20多年参与市场经济的经验,”他说:“我在区分一件艺术品的艺术性和价值时,会将两种经验结合起来判断。”
刘益谦并不自认是个有眼光的收藏家,也没有意愿去学习具体的艺术知识,曾说过“我不懂什么艺术,我的优势是有资金”。对他来说收藏不花时间,翻翻拍卖行寄来的,有看上的作品就去找信任的专家听听意见。拍卖场上,他不急着竞标,根据举牌情况判断藏品市场价格。如果价格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刘益谦便会越战越勇,他喜欢拍场上横刀夺爱的感觉。“只买最贵的”是刘益谦在拍场中的不变。
而王薇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夫妇二人一半以上的收入都花在了这些艺术品上,原因则是热爱艺术。今年53岁的王薇如今打理着龙美术馆的两家分馆,而第三间分馆也于今年5月27日在重庆。
和许多希望避开注意的收藏家不同,刘益谦夫妇的天价收购,一直相对公开。王薇表示:“让知道我们热爱艺术没什么不好,我们就是这样的人。”王薇说,她的全部心血都投入到了美术馆,每天只睡4、5个小时。但票价百元的美术馆目前收入却未令人满意,“投资就像西瓜,而收入只像芝麻,”她说。“我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看到越来越多人来美术馆,怎么辛苦都值了。”
与刘益谦类似,王健林步入收藏圈也是在1990年代初期,他手上广有中国近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如傅抱石、潘天寿、黄宾红、吴冠中等。万达集团的收藏团队以1.72亿元买下毕加索的《两个小孩》,以此宣告他们收藏抽象派经典名作的开始。据悉,目前万达集团已经收得高更、塞尚、毕沙罗等名家名作。正如人所说,万达在近现代中国画收藏上,跟万达在商业地产界的地位是一样的。
穿法国朗万的西装,拥有价值7800万元圣汐国际“战舰108限量版游艇”和私人飞机,还有数量惊人的书画藏品,还曾经拥有保持着55场不败的纪录的万达足球队。福布斯2016全球富豪榜上,王健林成全球最富有华人。王健林自称为搞收藏才下海,却开创了中国商业地产的航母万达集团。
内心深处,王健林对文化有偏好。儿童时代他读了许多大部头的古书,据说他的母亲和祖母都能经史子集。1970年代,王是中国楹联协会的会员,醉心于对仗、用典、押韵。在部队,他开始研究中国书画,1992年他就敢于压上全部身家、花800多万买傅抱石的一幅画。
王健林在收藏界一直比较低调,以至于较长时间内国内拍卖界对王健林少有人察觉。而他才是吴冠中、石齐等诸多大画家背后线年,收藏家祥在结识了人艺的导演梅阡后,准备筹拍一部画家的纪录片《80瑰宝》,拍摄对象是吴作人、黄胄、董寿平、白雪石、古元等当时80岁以上的中国老艺术家。当时只有吴冠中的门没有敲开,他说:“年纪大了,画画的时间都不够用。没有时间接受采访。”
当时吴冠中的作品在全国已是拍卖会上的最高价。一幅8平方尺的作品,就能拍到三十几万元,比齐白石、张大千的画作都高二三倍。吴先生的回绝反而让祥留心起来。
1995年,吴冠中的作品《香山春雪》从美国回流至国内,祥在拍卖会上连续举牌10多次,以40万收入囊中,这是祥收藏的第一幅吴冠中作品,之后又相继买下了《泼墨漓江》和《竹舍》。
1997年,他接受了王健林的登门邀请。有了万达的支持,在收藏市场更是如鱼得水。2003年,王健林已经拥有吴冠中70多幅藏品,于是决定给吴冠中办个展。2004年6月,吴冠中个人画作全球巡回展从法国巴黎开始正式启动。这次展览开幕时,震动了中法两国艺术界。7月,王健林又将吴冠中画展搬到中国美术馆展出。有人甚至认为,是王健林捧红了吴冠中。
办画展很烧钱,一次花费就达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但王健林不在乎,对他认可的画家,花起钱来不惜血本。除了吴冠中,一些二线画家也得到了万达的垂青。2006年3月,万达集团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杨延文画展,当时万达宣布,参展的70幅杨延文水墨画全部被万达集团收购,耗费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当年10月,万达计划收购杨延文作品达到120幅。2006年8月,万达集团邀集全国著名美术评论家,在大连举办“石齐大型艺术专题研讨及观摩会”。2007年3月,万达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为石齐做画展。在万达推动下,石齐的作品仅2006年上半年就拍出120多幅,其作品《罗汉宫》拍出335.5万元高价。
王健林说,“好藏家不仅要有‘口袋’,更要有‘脑袋’。我们不是瞎选的,肯定是要长期发现,觉得他有走高的可能性,才会全力去推。石齐先生用真情作画,彩墨世界厚实大气、淋漓痛快,风格不断创新,把中国画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可以说艺术成就毋庸置疑。我甚至认为,他比吴先生的艺术水准还要高。石齐有一个特点,他没有任何社会职务,也不参加社会活动,潜心作画,不结交,除了业内,知道他的人很少。我们大规模推广以后,还要组织他的专场拍卖会,看看市场的真正反应。”
王健林曾自豪地说:“万达到现在从市场上拿画几乎很少。傅抱石先生的几张代表作都是从他家里拿的。我很多画都拿的非常便宜,有先见之明。那时候吴冠中、李可染的斗方作品,在荣宝斋里只卖十几万元,李可染最好的山水画也才8万元一平方尺。范曾刚从法国回来的时候,我一口气花200万拿了他200张。那个时候谁也不敢买他的画。”
知道王健林是首富的人多,知道他是大收藏家的人不多。他正在建造大连万达美术馆,还准备在建造一个美术馆。眼下,万达在银行租了一个几百平方米的保险库,画都放在里面,有人估计仅这些画作就价值几十个亿。
收藏,在封建时代曾经是士大夫们的雅好,现在成了富豪们的专利。收藏家投资艺术品不仅是纯粹的美学欣赏,而是一种通过投资有形资产来保障资本的愿望和方法。
有总结出国内企业家在收藏领域创下的“败家”记录,万达集团王健林、华谊兄弟王中军、恒大集团许家印等纷纷上榜。
作为恒大足球的幕后老板,许家印一向以敢于砸钱著称。恒大集团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房地产企业,资料显示,许家印占有恒大集团约70%股份,2009年恒大上市,许家印一跃成为当时的中国首富。这位地产界的传奇人物,近年来却频频在艺术品投资市场中现身。其对长于花鸟工笔和写意的岭南画派大师周彦生的作品情有独钟,大有“逢画必收”之势。
许家印对于周彦生画作青睐有加,其通过拍卖行、画廊等或公开或私下的场合,频频出手购入周彦生的画作。2010年9月许家印以1120万将周彦生的代表作《春风含笑》收入囊中。此次再以261万元的成交价,购入周彦生《风来香气远》、《东风富贵冠群芳》、《花鸟四屏》三幅作品。
据知情人士透露,周彦生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长于工笔画,是当代岭南画派十大名家之一,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机构收藏。他出生河南、立业广东,和许家印的出身极为相似,有同乡情谊和相近生长背景。此外,许家印也极为看好岭南画派作品的投资前景。
有收藏家表示,京派、海派艺术家作品价值近年来不断翻倍增长,而岭南画派作品起步较晚,一平尺画作价值较前者相差10倍之多,一直处在价格低洼的岭南画派作品,在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上已出现较强的“补涨”势头。
据资料显示,周彦生作品2004年才正式走入拍卖市场,作品价值从2005年开始逐渐,大部分作品在广州市拍卖市场上,在2006年周彦生一年作品拍件数139件,成交额已高达1400万元以上。由于许家印这样的富豪级收藏家对周彦生作品一掷千万的购买手笔非常惹眼,促成目前市面上难觅周彦生的画作。
与这些大亨们的收藏爱好有所不同的,是瑞致通信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电信帝国密码的掌门人张锐,他被称为是当代艺术的买单者。
如果说坐拥1700平米豪华别墅值会让你为之惊叹的话,那么你不知道的是,这座豪宅中还收藏着800多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他的家被打造成了美术馆,被称作“小古根海姆博物馆”,天天睡在美术馆的他,面对“收藏家”的称呼,他更正道:“我是艺术的消费者”。
张锐的收藏经历似乎就是中国式收藏的一个缩影。他艺术收藏的过程并不复杂,2002年,张锐到法国的生意伙伴的家中参加宴会,那是法国南部一个诞生过很多艺术家的小村,有点像宋庄,在法国很有名,住在那个街区的都是法国最富有的人。主人炫耀自己的房子地处埃菲尔铁塔附近,如何值钱,末了,主人的一句话了张锐,他说:“我的房子虽然值钱,但却不如你身后墙上挂的一幅画值钱,并且这幅画的价格还在蹭蹭上涨。”张锐说,当时最大的感受是一种价值观的冲撞,“我家房子的墙上挂着的是宜家的装饰画,只是觉得有幅画挂在那里就好”。
在对待艺术品上,张锐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消费而非投资,他说,如果你一旦把购入艺术品当做投资,就必然期许着作品升值,这样一样,就失去了与艺术之间最微妙的联系。他类比道:女性都爱逛街买衣服,而在买衣服的时候,并不会想着过段时间就将衣服倒手卖出赚一笔,艺术品也是一样,衣服是否增值与我无关,但衣服穿在身上让我增值这件事却与我有关,通过消费艺术品,张锐结识了一批买家与卖家,交际圈无形之中也改变了,“从前做生意时,在酒桌上喝倒就完事,但是在消费艺术品时,就会和朋友交流艺术与艺术史。”
在张锐看来,艺术品首先是要能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他说,自己对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在购买艺术品的时候,脑中就会为艺术品安排它们放置的。他认为,不论是收藏或消费艺术品,都应该为作品的价格设个限,超过一定价格绝不再追高。
2014年6月3日,匡时2014春拍油画雕塑专场,张锐拿出珍藏的八件作品:张晓刚、王广义、方力均、岳敏君、王兴伟、周春芽、罗中立、赵半狄的早年重要创作,并多次参与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展览。专场八幅作品总成交额达5623.5万元,成交率为100%,获白手套专场。八件拍品中,七件拍品均高于此前最高估价成交,方力钧的作品在估价区间成交。当代艺术名家重要时期代表力作或是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梳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作品仍受藏家追捧。
还有一个超级收藏大咖,他就是艺术赌徒林明哲。他的超级赌注是:垄断式购买,暴涨千倍。
1987年,人林明哲第一次到,满眼都是便宜的艺术品;上世纪90年代初,林明哲又带着硬通货美元到俄罗斯画家家里扫货。时机准确的大手笔收藏,让他几乎可以买断一部美术史,被称为“远比王中军、王健林牛气”的收藏界传奇人物。
上世纪80年代,林明哲凭借投资房地产业带来的巨大财富,采用整批收藏的方式,几乎将四川画派的所有代表性作品买断;他买中国写实画派杨飞云等人的作品时,上千美元一张的价格已经让他们万分,而今却暴涨百倍、千倍;上世纪90年代初,他又以低价从海外收购了赵无极以及法国的柯罗等艺术家的一系列世界级作品,并5次远赴俄罗斯扫货,其手笔之大,成为俄罗斯美术馆之外最大的私人收藏。
20多年来,林明哲和他领衔的山艺术文教基金会先后向世界推广了中国艺术家吴冠中、程丛林、罗中立、何多苓、周思聪、闻立鹏、贺慕群等,被他相中的艺术家无疑前景。
林明哲认为自己能成为收藏大鳄,是因为碰到了最佳时机。比如收藏俄罗斯油画时,恰逢他们社会动荡,币值从兑换美元1:1暴跌至1:500,他们需要美元,我们就带去了大把美元,因此有幸收藏到了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马克西莫夫、梅尔尼科夫等美术史大师的名作。
四川油画家何多苓的代表作组画《雪雁》,一直不舍得拿出来,后来因为女儿去美国读书,经济上有需要,才忍痛割爱给了林明哲。何多苓在美国生活遇到困难,实在没办法,向林明哲求助,林明哲马上汇了几万美元过去,何多苓后来画了一张《偷走的孩子》,讲述他在海外的苦楚,是专门给林明哲画的。
林明哲下手那么猛,凭的是什么?他是学美术出身的,所以能看懂画的好坏。而要看懂画的好坏,关键还要看这个画家是不是真有天才,真的能专注于艺术创作。
2003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还没有起来,林明哲跟的藏家朋友说,“你看周春芽的画,现在几万元人民币一张,将来准超过500万元”。有位藏家手里有吴冠中的《长江万里图》,当时800万元就想卖,他却对该藏家说,这画会上亿!这些判断,都是基于他对艺术和市场的深刻认识。
很多人羡慕林明哲收藏的罗中立、杨飞云、艾轩、何多苓、庞茂琨等名家作品,如今大多暴涨百倍、千倍,可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拿出这么多钱来成批成批买画,在旁人看来,基本上是属于疯了。
林明哲有一套自己的收藏方式,他不光是大手笔收藏,还花大力气推广。他垄断式地收藏了罗中立370多幅画,多年来,为罗中立在办了16次个展。这些年来,林明哲的山文教基金会总共办了200多个展览,很多是赞助式的,就是为了鼓励、支持艺术家,传递对美的,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艺术。
林明哲到底用什么标准挑选出潜力无穷的艺术家?林明哲表示,主要看艺术家个人的作品魅力、绘画风格以及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性、创造性、民族性等。他一般会持续关注一个艺术家两到三年,考察他对艺术创造是不是,是不是地做一件事,确认之后,才会放进收藏名单。
在中国艺术品频频创出天价并被社会广泛关注后,林明哲明智地表示,这些年的收藏重心已渐渐转移到中国现当代水墨上来了,甚至还帮助山文教基金会的海外董事卖掉了少量罗中立的作品。
对于如何回避天价艺术品的问题,林明哲这样回答:“上世纪80年代,我为中国画家李可染、吴冠中、黄胄、周思聪等办过展,但后来他们的价格一走高,以我的收藏原则,这些钱完全可以去买更多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于是我放弃了对他们的继续收藏。”
林明哲说,并非看到便宜的就买,要看自己喜不喜欢。比如,他就没有收藏装置等当代艺术品,早期也曾收藏徐冰和蔡国强的作品,认为其有中国特色,但近年来看着价格大肆拔高,林明哲也了。林明哲还回忆上世纪80年代去园艺术村,看过当时还“潦倒”的当代艺术家岳敏君、方力钧,尽管他们后来都成了当代艺术界的标志性“天王”,但自己不喜欢,觉得缺乏中国特色,就没有收藏。他同时也表示:个人口味不同,收藏取向也不同,自己不喜欢,但并不否认别人的爱好和收藏。
不能不说,中国富豪们的一次次豪挥,直接搅动着中国艺术市场的节节攀升。从90年代初王健林以800万买下傅抱石的代表作《龙盘虎踞》、以140万元买下李苦禅的《五只鹰》(荣宝斋的中堂画)就可以看出,在制造天价拍品方面,王健林是老手。然而随着2000年后运作吴冠中作品的成功,王健林已经不需要天价拍品为自己增添人气名声,转而关注许多“二线”艺术家的作品,比如杨延文、石奇。而2013年王健林收藏的第一张名画却再次引来一次天价热议,11月万达集团在佳士得纽约拍卖夜场以1.72亿人民币(2820万美元)拿下毕加索的《两个小孩》,超出估价一倍多。
刘益谦在拍场上何止是大手笔,简直是刷数据狂人。2010年11月在中国嘉德秋拍中,王羲之的书法《平安帖》以3.08亿元被刘益谦竞得,刷新了中国书法拍卖中单字价格最高的纪录,平均每个字750万元;2013年9月在纽约苏富比以800万美元(约5037万元人民币)拿下的苏轼《功甫帖》仅有9字“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2014年4月,刘益谦以2.81亿港元在苏富比拍得口径只有8.2厘米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2014年在佳士得秋拍中,再以3.5亿港元(合人民币约2.8亿元)拿下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所有国际拍卖行拍卖历史上的最高世界纪录;2015年3月在纽约苏富比以1402.6万美元成交(约合人民币8690万元)的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明永乐年间郑和真迹大明楷书御制,成为亚洲以外地区拍卖价格最高的中国书画作品;2015年4月在苏富比以以5116万港元成交的清乾隆黄地洋彩锦上添花暗八仙双龙耳瓶。
2003年以来张锐已收藏了900多件艺术精品,而其大部分是在2005年中国艺术市场繁荣初期之前吸纳的。他是早期购买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关键人物,收藏有王广义、方力均、岳敏君、张晓刚等知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以及曾梵志引以为傲的“面具系列”之首幅肖像作品。但是当中国的艺术品已经买不起的时候,他开始从中国转向亚洲的韩国、日本、印度,欧美也有所涉及,但是都没有什么大名头,只是他自己的喜好。另一个转向是:从架上艺术向新艺术和装置作品转移,并且已经成为中国收藏家中收藏新、装置艺术的佼佼者。有好事者曾经对其手中800余件中国当地艺术品予以估价,据说市值高达4亿元。
大亨们除了在拍场上掀起令人咂舌的价格浪潮之外,从他们的言谈中无一不流露出艺术收藏的终级理想:做博物馆、美术馆,让自己收藏的大量珍贵藏品让更多的人看到并欣赏,次次文化艺术传承作为资本收益后的最大的收获,从而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尊重。一份全球首份《私人美术馆调研报告》,对世界各地166家以上的私人美术馆进行专业调研。在以详实的数据和勾勒全球私人美术馆现状的同时,也向人们表明:私人美术馆已经成为富豪累积文化资本的“新战场”。如今,建一座私人美术馆,让观众免费入场参观艺术品,是留名青史的最佳方式。
当太多的钱被用来追求太少的东西,价格就会上涨。一份花旗银行报告显示,随着价格的上涨,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规模从2009年的30亿美元增长到了2014年年底的160亿美元以上。而随着吸引力的扩大,人们对艺术品的喜爱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消退。2013年,全球顶尖的200位收藏家分别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而1990年时仅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莱坊奢侈品资产指数的调查发现,近三分之二的金融顾问表示他们的富有客户对投资艺术品越来越感兴趣。或许还有更多的资金尚未入市。
中国富豪天价购买稀世藏品的背后,其动机无外乎资本洗钱、资本泡沫、资本转移和文化。也意味着中国富豪的资产配置,在向更合理的方向迈进;也可以理解为,他们正在引领中国富豪和中产阶级,从原始的物质资产囤积和消费,物质与资产多元化的积累和消费。(舒曼)